第六十一章 质问-《明国万历》


    第(2/3)页

    他可以退。

    大明还能退吗?

    大明朝已经无退路矣。

    如此逼迫自己的老师,实在是……。

    听到父亲的话,张敬修并不同意。

    大明是有问题。

    但是哪一朝又没有问题?何至于杞人忧天。

    鞑子差点破了北京,京郊农民造反天下惊,四川湖广流民造反众百万……

    不说嘉靖,就是前朝隆庆朝,哪一年停了战事?

    张敬修觉得父亲有点过犹不及。

    国家本来就不是轻易治理的。

    万里疆土,亿兆子民结为一体,维护安稳已是竭尽全力,如今反要大动干戈破坏稳定。

    再有事,如何有力气去平息,恐终成大祸。

    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理解自己,张居正郁闷的回了书房,久久不出来。

    乾清宫。

    朱翊钧看到内阁转来的奏疏,全是请自己批复的。

    关于罢免张居正。

    一本一本批复不同意,并会添加一句,先生乃父皇顾命,朕信之。

    同时也叹了口气。

    张居正久久不动手,这是还指望着自己啊。

    朱翊钧可以把刀把子递给张居正,但是他绝不会让自己成为动手的那个人。

    历朝历代,以史为鉴,动手的人都没有好下朝。

    他不是朱元璋。

    军队都是他建立的,他会惧怕谁?不服就碾压之。

    自己可没他的威望。

    如今形势变了。

    因为自己的亲政,张居正不敢做独相。

    做独相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这个人尽皆知的道理,张居正如何不懂。

    历史上他选择了如此。

    因为皇帝小,不懂朝事尽托付与他,他没有其他的选择,为了改革只能自己迎头而上。

    如今他有了选择。

    但是朱翊钧没有选择。

    他不光要支持张居正以后的一条鞭法,还打算实打实的清查全国田亩,摊丁入亩,甚至调动九边将门,清理全国卫所。

    他想要的改革,远不止历史上张居正的改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