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白马就一路驶向了长安城。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贺知章。 见到了此时的长安城,才知道什么是古代的盛世。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模样,尽管有寒衣的贫民,但精神面貌完全不是逊清时能比的。而此刻的大唐,刚刚经历过神龙正变、唐隆正变,已经有些倾垂之势…… 远不如开元、天宝年间的盛世大唐! “太宗和高宗年间留下的家底厚啊。” 白贵感慨一声,下马牵着缰绳朝着胜业坊走去。 他作为土生土长的长安人,对胜业坊有着印象,周莹所在的吴府实则就是在胜业坊旧址上兴建而起的宅邸,现在虽然和清末长安迥异,但长安的基本布局早在宇文恺营建大兴城时定下了基调,此后千年未变。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乐天这首诗……” “等等,我现在是白乐天的叔祖,吟自己后辈的诗词貌似不太礼貌。” 他摇了摇头,走到西市。 要了一张胡饼,和一碗洒着胡麻的面条汤。 胡饼是刚出炉的,形似锅盔,烙得金黄,上面洒着白芝麻,香气扑鼻。 吃完后,酣畅淋漓。 付钱,离开。 不时白贵就牵马走到了胜业坊,金仙观。 金仙观在一众宅邸中,还是比较好认的,道观毕竟和普通的宅邸在形制上有一些差别,而且金仙观和玉真观毗邻在一起,一眼就能望到。 他给门子交了金仙观通行令牌和名刺。 名刺即名帖。 “是白道长啊,请进,请进。” 门子很客气的将白贵引到了金仙观的迎客厅。 不出白贵所料。 他即使有了这通行令牌,想要见到金仙公主一面,还是有些难度的。 只能暗道他早有经验,吃饱才来。 等了大概一个多时辰。 这才有观中的女道赶来,让他整饬姿容,前去面见金仙公主。 金仙观内婢女亦做女冠打扮。 随女道打扮的婢女一同入了后院,穿过层层月门,走到一处院落,见到了正在弈棋的一对男女。 女的是金仙公主,和往昔打扮差不多。 而男的则身着明黄蟒袍,头戴进德冠,二十来许的年龄,英姿勃勃,模样俊美。 白贵见其长相和金仙公主有几分相似,两人神色亲和,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判断,这个年轻皇子应该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了,现在的大唐太子。 “可惜……” “死晚了。” 他心中暗道。 如果李隆基死早一些,应该算是很完美的皇帝,文治武功都有足可称道的地方。 两人默默下棋,白贵伫立一旁,只观棋,不说话。 论弈棋的功底,他明显看得出来,李隆基一直在让着他的幺妹。唐明皇的文学修养还是很高的,弈棋这种基本功,不在话下。 “这是我前些日子遇到的小道士。” “很有才华。” “放言说……,说是今科同时参加进士科和武科。” 金仙公主认输后,顿了一下,想到了什么,朱唇轻启介绍道。 “哦?” “同时参加进士科和武科?” 李隆基不禁下棋的右手一僵,白玉棋子夹在食指中指之间。 他抬头望向白贵,只见这道人丰神俊逸,虽不为仙人模样,但腹有诗书气自华,常人不可与其比拟,心中顿时生出几分好奇之色来。 说实话,文武双全的人,从古至今都不少,古时之人,出将入相只是等闲之事。但自从有了进士科和武科之后,想要同时参加两科的人,还是异常罕见,能成功的人,更是绝无仅有。 要是白贵能通过进士科、武科,那真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仅能通过进士科,那亦是大唐储相之一。 “孤想起来了,你那日去南郊踏青祈福回来之后,得到了一副诗词,后给政事堂的钟相及几位宰相看了,说是让他们几个温卷……” “那首诗孤还记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