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明达叹了口气,东瀛的文部省可不像那些学生好说话,直接限制他们学实科的名额,甚至前些年一高就是否专门为留日生开设预科班而争论过,只不过在驻日使馆的抗议下,取消了,但名额上还是有所限制。 不久,下课。 白贵顿步,叫住了他们,让一同去理学班学习。 “第一学部文学讲述的内容大抵也是那些老套内容,朱子学什么的对你我而言不是难事,课程能轻松些,现在就去借理学同学的讲义……” “大不了自学成才!” 白贵对二人建议道。 “美和兄说的有理,朱子学他们是比不过我们的,考试也不用担心。学习理学也有足够的时间。” 觉这话有理。 只不过一般人不会这么想,想了也不会去做。都是按部就班,随波逐流。跳出思维惯性,还愿意扎实去做的人,就更少了。 进入理学的留日生也很热情,大家选择互相帮扶。在白贵的建议下,能够在市面上买的教材就统一购买,买不到的他就去学生部申请,实在申请不到的,就轮流借,轮流抄,轮流看。 至于医学部的一些实验器材,实在申请不到,就先学理论知识。 一刻也不放松学习。 这样过了七八天后,终于有人觉得自己的辫子有些碍眼,即使穿着一高的黑色诘襟校服,但和周围的氛围还是有些格格不入,于是都想要剪掉辫子。 “前些年留日的,大多也剪了辫子,使馆顶多呵斥几句,难道还能因为这么一点小错,就将我们遣送回国?” “不错,咱们可是留洋了,这花费的钱财不知道多少,法不责众……” 已经录了学籍,在一高扎下根基的留日生如是说道。 剪辫这件大事,他们也是不敢擅自做主的,都前去拜访了附近的一些早年留日生,听取他们经验后,才决定狠下决心剪掉辫子。 因为剪掉辫子,不仅会对自己有影响,还可能对清国的家人亲眷们有影响! 不可不慎重! 听到后果不严重,没有太多顾虑之后,大多数的留日生都剪掉了辫子,除了一两个还心心念着大清的顽固分子…… “他们剪掉辫子,是你这个做副部长的失职!” 吴公使听说这件事后,立马赶了过来,训斥了白贵几句。 “是!公使。不过现在已经木已成舟,也是不好改了……” “我也不想让他们这样做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