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比如说,李易答应了去稷下学宫。 这两件事情看似都是李易的事,但是却都深深的影响了他。 所以许茂看向李易的眼神,堪称是一往情深。 他实在是太感激李易了。 他愿意为李易献出自己的一切。 当然,李易肯定不感兴趣。 “儒道被封印不过数千年,稷下学宫就变成了传说吗?” 李易皱眉。 这个世界的时间,不是很值钱。 因为超凡力量的存在,人普遍寿命都比较长,尤其是强者,更是能活很久。 所以儒道看似被封印了几千年很久,但实际上却没有想象中那么的久。 “稷下学宫一直以来都个传说,李兄,你不会以为在儒道没有被封印之前,人人都可以进入稷下学宫吧?” 许茂解释了起来。 通过他的解释,李易才知道自己想岔了。 稷下学宫是儒道圣地,作为圣地,当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 据说只有文采出众,或者是养出浩然正气的人,才有进入稷下学宫的资格。 文采与文气挂钩。 一个人如果才高八斗,那么就可以进入稷下学宫了,经过一番培养之后,说不定能在稷下学宫之中养出浩然正气。 那就等于是儒道多了个强者。 儒道相比于其他道,境界并不是那么的鲜明。 那是因为儒道的修行方式不同。 就拿大儒来举例子。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之为大儒? 一者是学问高深,已经到达了一定层次的人,那么就是大儒。 但是这样的人,战斗力不一定强,也不一定能养出浩然正气。 空有大儒之名,却没有匹配的实力。 二者则是拥有浩然正气,在品格和道德上,超出常人,达到一定水平。 拥有浩然正气,战斗力就有了下限。 因为没有足够的才气,便写不出惊世的传世诗词,文章。 对于儒道来说,诗词,文章这些东西,便是武器,是他们施展力量的媒介。 就比如说之前李易对敌,曾经写过一首战诗。 借助战诗,他能将自己的实力具现化的体现出来。 总结而言,儒道弟子若是想要被称之为强大,浩然正气和才气缺一不可。 这也是为什么儒道弟子,很难成就大儒;古往今来,圣人,亚圣就那么几个的原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