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自己都吃了啊。 刘健已经在太子的奏章上票拟过了, 轮也轮到李东阳和谢迁上了。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也不知道李东阳的谋略,和谢迁大忽悠的本事能从弘治那里分出来多少蛋糕。 李东阳和谢迁拿着奏章去找弘治了。 不多时就回来了。 弘治的意思是,报纸是多大个事儿啊,太子小孩子搞出来的东西,你们就别跟太子抢了。 话虽然说的好听,但是弘治的态度很坚决,这块儿蛋糕文官就别要了。 一点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意思都没有。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就先拖两天看看, 慢慢谈呗。 可是有人忍不了了。 奏章进入通政司,在内阁和皇帝那里来回传。 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手。 保密性多少是差点。 而且李东阳和谢迁拿着太子奏章找弘治的事情也被人知道了。 第二天就开始慢慢有人上奏章参与报纸的争夺,向弘治施压。 弘治对待这些奏章的态度就是留中不发。 留中不发属于皇帝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 我知道你的意见,不过我选择忽视你的意见。 但是事情也不能拖着不解决啊。 僵持几天之后,内阁只能放大招了 廷议! 大家坐下来, 啊,不对, 是皇帝坐着,群臣站着。 双方都别这么僵持下去了, 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把事情解决了。 廷议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 正式的就是就某件事儿单独开一个会,把相关人员聚到一起单独讨论。 非正式的就是大家商量好,在上朝的时候把这件事儿拿出来大家伙讨论。 正式的廷议,一般都是比较大的事儿才用。 所以报纸这件事儿就决定在上朝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了。 阁老给众位大臣通了气,还贴心的通知了太子。 太子人到不到的,内阁的意思得到位。 毕竟报纸是太子的主意,这次设立报纸出版局也是太子的主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