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打着灯笼找不到的好事儿-《重回1983:从修理铺崛起》


    第(2/3)页

    上了车,陈昂没有急着去昌海县,而是回到了自家杂院,找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母亲闫晓丽叫上两三个街坊邻居去帮忙。

    做完了这个事儿,才带着张爱国上路。

    为了应对这次长途旅行,陈昂特别准备了一大桶柴油。

    去的路上,由张爱国开车。

    这小子开车是一把好手,由于没出过远门,看什么都是新鲜,嘴巴里叽叽喳喳个没完,陈昂真想把耳朵给堵上。

    两点二十走的,因为不熟悉这个年代的老路,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快六点,天都黑了大半儿,才到了昌平县最北边靠海边的一个村子,‘王崴(wai)子村’。

    村名儿很瘪嘴,据说是王姓的人最多。

    据说这个村以前有一个很大的龙王庙,不过抗日战争的时候,作为据点,被毁掉了。

    到了地方,找了户海边的人家一打听才知道,现在坞口上的渔船都结束了一天的忙碌。

    想要收海鲜,只有到了明天才有戏。

    按照对方的描述,这里的渔民差不多在凌晨12点以后出海,早上五六点就归港了。

    由于在昌海县,海鲜不值什么钱,所以来收购的贩子几乎没有。

    归港后,每个渔船的女主人都会用编织筐装满海鲜,用扁担挑着,翻山穿过一个山洞,徒步一个小时,去隔壁的镇上卖。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的女人,都是女战士。

    卖完换了钱,就在镇上买点猪肉什么回来。

    海鲜换肉,基本就剩不下什么余钱了。

    虽然靠海吃海,家家户户都有渔船,但这个时候的渔民,说实话,真的赚不到什么大钱。比一些土地多的老农民,那可是差上太多了。

    得知陈昂他们是远来收海鲜的商贩,这可把这户人家高兴坏了。

    这个坞口从有了第一条渔船到现在,就没有商贩来过。

    主要是地方偏僻,距离县城又远,县内的大老板又何必舍近求远?

    如今有商贩主动来这个坞口收,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啊!

    而且看陈昂开着这么气派的车子,就觉得陈昂是大老板,认为身份不简单,打心底觉得,收海鲜的事儿,多半做不得假。

    把陈昂和张爱国接到家里来,女主人给安排了一顿海鲜大餐。

    这都是平时捞上来卖不出去的,只能拿回来自己吃。

    要是吃不了,就四处‘分岁’。

    ‘分岁’是地方的方言,意思是分给邻居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