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节 鸡汤-《旅明》


    第(2/3)页

    一切只需要耐心,按部就班地等待事情发生就好。

    .....................

    话分两头。

    且说当日进入珠江的舰队在黄埔港外分道扬镳后,搭载着吴三爷等一干开拓军将士的运输船,就进港“卸货”了。

    虽说台湾繁华,但是在明人心目中毕竟属于偏远地区。这一下从外岛来到了心目中的大城市广州的......城乡结合部,讲真,这帮土著的心情还是蛮不错的,尤其是教官宣布了过几天给大伙放假之后。

    就这样,这帮兵不像兵,民不像民的开拓军将士就在黄埔军港安营扎寨了。

    到了这一步,距离这些人上阵的时间就不远了。那么接下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灌鸡汤。

    在这个时代,传统军人地位低下,当兵吃粮是唯一动力,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情怀宣传——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家的,民众自然没有那个闲心去保卫别人的家当。

    而在穿越众这里,制度先进了几个档次,所以不论是正规军还是开拓军,“为何而战”这个道理,肯定要给士兵说清楚的。

    于是,吴三爷他们在军港里修整了两天,吃了几顿炸鱼这样的好饭后,就迎来了长官的亲自接见。

    上午,大操场。500名陆续被运到黄埔的开拓军种子,屁股底下塞着小马扎,整齐地坐在了操场正中。

    棍棒和皮鞭是最快速见效的教育工具。这些时日以来,就是靠着这两样道具,才令这些散漫的土著迅速学会了遵守军容风纪。

    驻扎在黄埔港的正规营士兵,此刻正荷枪实弹地围在操场周边,给这些土包子们展示着什么叫做标准军姿。

    下一刻,开拓军司令王博,身穿橄榄绿短袖将官服,在一群参谋陪伴下,登上了点将台。

    明人现在对这一套已经很熟悉了。无论是在台北的小镇还是台南的社区里,“国产”的铁皮大喇叭已经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给这个没有手机和电话的社会带来了最快捷的资讯传播渠道。

    果不其然,大佬上台后,熟悉的带着微微电流声的讲话就从大喇叭里传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