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节 台北(二)-《旅明》


    第(2/3)页

    听到三爷又一次说起了那笔虚无缥缈的拆迁款,玉生吐出烟雾的同时嗤笑了一声:“那我这个做弟弟的,可得卖力再活个三五十载,大约就能享到哥哥的福了。”

    下一刻,看到两个领班开始抽烟闲聊,站在四周的几个穿作训服的人于是也一同掏出了烟。监工们在这处台北密林外的谷口坡地上,开始了难得的小恬时间。

    .........................

    金瓜石,是位于台岛东北部的一个行政区域,后世隶属新北市,地处雪山山脉北侧支棱与东北角海岸间。

    金瓜石地区三面环山,一面面海,曾经因为开采金矿而繁华一时。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当时在基隆河河段修筑铁路桥时,有工人在河道中发现砂金,然后蜂拥而至的淘金者便一路溯河而上寻找矿脉。最终在3年后,终于被一位潮州籍的李姓农民在九份山区附近发现了小金瓜金脉。

    而在小金瓜被发现后不久,淘金客也在附近发现了大金瓜露头。“金瓜石”这个地名,即因为大小金瓜的山型貌似南瓜,也就是台语所说的“金瓜”而得名。

    原本寂静的基隆山,就此开启了日后金瓜石矿业的辉煌岁月。

    对于穿越众来说,其实在早期穿越的时候,大家的一致意见是不开发金瓜石的。

    原因很简单:金矿到处都有,没必要花费海量的人命去原始森林喂蚊子——当时的穿越政权,每一个人都是宝贵的,根本经不起“浪费”。

    然而时间到了1630年,穿越众来到大明3年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

    除了最重要的工业基础不断完善,社会财富迅速增加这个总前提之外,来自于南洋各地的奴隶数量也呈现了爆炸性增长。

    奴隶贸易的蓬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和历史上不一样,来到东亚的殖民者们,在这2年间突然发现,他们居然再也不用操心贸易了?

    无论是什么人,只要随便运一船奴隶或者别的什么穿越众需要的货物,就可以在台江沿岸的大型仓库里,立刻,马上,公平,没有任何障碍地换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一种商商品——不限数量,不限种类。

    商人们唯一需要操心的,是口袋里的银币够不够。

    之前无数年间,占据了所有殖民者最渴望货品清单头一位的商品:生丝,现在已经掉到了清单前十,因为有很多种“神奇”的东西,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生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