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林轩到底想做什么?-《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1/3)页

    这些禁军离那些跪坐示威的人还有一丈多远分成了两队,踏着整齐的脚步,没多久将这些人围了起来。

    禁军齐齐的将手中的武器杵到地上发出的声音,让许多人忍不住有些颤抖。

    禁军守卫皇宫本就是大唐士卒中最精锐的,而大唐承平不久,这些禁军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能活下来,    谁手上没有几条人命,身上自然带着一股杀气。

    领头的四人开始看到这些禁军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表情,但是当被禁军围住的时候,感受到一股骇人的杀气,心里也有些慌乱。

    “这些禁军该不会要对我们动手吧?”

    “孙先生,现在应该怎么办?”

    “孙先生,快想想办法。”

    那些跪坐的士子大多和贺瑜根本没有关系,    有的是敬重贺瑜的名声,    听到贺瑜被林轩气死,愤怒之下前来的。

    有的是抱着刷一波名声来的。

    他们觉得人数众多,李世民不可能对他们怎么样,最后很可能妥协。

    而能逼得皇帝妥协,参与的人也有了吹嘘的资本。

    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让他们摇头晃脑的吟诗作对,他们自然没问题,但是让他们直面禁军,他们没几个能保持淡然的。

    被众人称呼为孙先生的,名叫孙航。

    孙航乃是太和书院的夫子,贺瑜死了,太和书院就以他为主。

    表面上这次跪坐示威,是他和贺瑜的几个弟子一起带头的,这些人自然把他当做了主心骨。

    孙航心里也有些慌乱,但是表面却做出一副镇定的样子,说道:“不要慌,陛下爱才,天下闻名,    这些禁军不敢把我们怎么样的,否则定会引起天下士子的愤慨。”

    那些士子一听,倒是镇定了不少。

    李世民即位以后,深知人才对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意义,颇有远见地指出:“治国之本惟在得人。”“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因此他经常感到求贤是迫不及待的事情。世上不是没有千里马,而常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伯乐。

    贞观二年,李世民对右仆射封德彝说:“要想使国家从根本上达到安定,惟有得到贤才。最近我命你举荐贤才,却没见你推荐一个人。治理天下,政务繁重,你应当分担我的忧虑和辛劳,你不推荐人才,我将托付给谁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