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平局-《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2/3)页
房玄龄根本没有去看贺瑜的脸色,感叹道:“侯爷小小年纪,却能写出如此文章,老夫都感自愧不如。”
“房相过誉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下还需要向房相多学习才是。”林轩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要是别人夸他,他或许会沾沾自喜,但是房玄龄的夸奖,他有些当不起。
要说贞观之治最大的功臣,林轩觉得房玄龄当居首功。
李世民曾称赞房玄龄说:汉光武帝因为有了邓禹,他手下的人才互相亲密团结,如今我得到了房玄龄,就好像是汉光武帝得到了邓禹一样。
房玄龄为官,从来不以功臣自居。对皇上,他始终恭谨有加,处处小心谨慎,时时如履薄冰。对同僚,他则十分宽厚,特别是听说别人做了什么好事,他就会高兴得如同是自己做的一样。对人,他从不求全责备,更不以己之长去量别人之短。正因为房玄龄作为百官之长能宽厚待人,贞观年间的唐王朝,才有可能罗致了当时天下的精英。
这样一个千古良相的夸赞,林轩实在做不到心安理得的接受。
“好一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之前老夫还觉得侯爷小小年纪写不出这样的文章,倒是老夫狭隘了。”魏征说道。
太和书院一方见房玄龄和魏征相继为林轩说话,脸色有些凝重。
特别是太和书院的人。
太和书院位于山东,背后也是五姓七望支持。
但是房玄龄和魏征也是山东氏族,比起五姓七望虽然差的远,但是因为房玄龄和魏征的原因,房魏两家现在在山东的声望也非常高。
唐朝所说的山东,可不是后世的山东。
唐朝所指的山东包含后世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东部、安徽等地。
贞观年间最巅峰的时候,大唐的国土面积大约在1500~1600万平方公里。
而其中有很多地方只是设立了都护府,并不能算是完全占领,所以严格算起来,其中有一些水分。
而现在是贞观七年,大唐的故土面积就更小了,现在的山东几乎占了大唐国土的五分之一,还是其中最繁华的那一部分。
虽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让江南等地发展了起来,但是现在江南等地比起山东还是要差一些。
这也是李世民那么忌惮山东氏族的原因。
如果是别人贺瑜根本不在乎,但是房玄龄和魏征都支持林轩,到时候传扬开来,他想摸黑林轩都不行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