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多人让原本比较大大厅显得有些拥挤。 “诸位,泊远书院派人来说,同意比试,时间就在三日后。” 正中首位的的一个银发老者说道。 此人名叫贺瑜,乃是太和书院的院长,更是一名大儒。 太和书院建立近百年了,培育了不知多少学生了,现在大唐的官员,有许多都曾在太和书院学习过。 因此贺瑜非常受人尊敬,其在儒家的名声比起孔颖达肯定要差一点,但是在太和书院所在的山东,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夫还以为泊远书院不会接战呢,既然他们如此不知天高地厚,那我们就让他们知道书院并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开的。” “没错,一个商贾之子,运气好得以封爵,既然还办起了书院,简直是误人子弟。” 在坐的有冷笑的、不屑的、平淡的,各种表情不一而足,却都带着轻松。 “诸位,我们这么多学院和一个刚建的小学院比试,胜是必然的,但是我们不仅要胜还要胜的漂亮,大家一起说说,比什么合适?”贺瑜问道。 他们这么多学院要是输了才不正常,不仅不能输,还要以全胜的姿态赢。 不然不仅起不到打击泊远书院的目的,还等于帮助了泊远书院。 这就好比一个大人和一个孩童打架,肯定是大人赢,但是如果大人被打了一拳,哪怕不疼,也会很丢人。 “比试的话,诗肯定要比的,只不过林轩非常擅长写诗,想要胜过怕是不容易。”一个学院的代表说道。 众人有些沉默,事实上这话有些为他们贴金了。 林轩写的诗他们都听过,在场没有一人敢说自己写的诗能比林轩强。 唐诗宋词,唐朝在诗一道上是历史上最顶峰的时候。 后世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唐人之所以这么喜爱诗,是因为唐朝的科举要靠诗律。 这也让写诗成为了一种潮流,形成了一种全民都喜欢的休闲形式。 加上涌现了李白、杜甫等大诗人,也让唐诗更加的辉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