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迁都?-《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2/3)页

    等于说他这次白忙活不说,还要损失不少的钱财,他自然不甘心。

    要不是怕吐谷浑偷袭,他都想把这些城池的百姓一起带走。

    禄东赞劝阻道:“国主,如果劫掠那些富户,一会再进攻吐谷浑,那些人定会拼死抵抗,还请国主三思啊。”

    他反对打吐谷浑是因为吐蕃内部不稳,并不是说他不支持。

    古代打仗,一般很少出现屠城和纵兵劫掠的事情。

    因为这样一来当地的百姓畏惧之下就会帮助守军。

    历史上曹操为父报仇,攻打徐州,进行了屠杀,这就导致徐州上下一心,最后便宜了刘备。

    即便后来占领了徐州,也经常发生叛乱,这就是屠杀留下的隐患。

    劫掠虽然没有屠杀那么残酷,但是那些富户在当地的影响力非常大。

    一旦做出劫掠的事情,以后吐蕃再次进攻吐谷浑的时候,那些富户担心被劫掠,肯定会不惜代价的帮助守军守城,这样一来,攻城的代价就会大增。

    然而松赞干布现在真在气头上,根本不听劝,说道:“我能打下吐谷浑一次,下次依旧能打下来,如果不劫掠富户,那些士兵的奖赏哪里来?”

    禄东赞哑口无言,吐蕃刚平定不久,财政方面确实比较拮据。

    士兵立功要是得不到赏赐,肯定会军心不稳,如果不劫掠,吐蕃后面的日子确实会非常难过。

    国之大,好战必亡。

    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打仗打的就是钱。

    士兵死了要抚恤,立功要奖赏,打仗的时候要让士兵吃饱,无论哪一样都离不开钱。

    汉武帝打匈奴是打赢了,但是也把大汉打空了,加上后面天灾不断,朝廷国库空虚,汉武帝晚年,西汉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了。

    汉文帝、汉景帝采用了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赋,经济慢慢发展了起来,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来,所以这两位皇帝在位期间也被称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也给汉武帝积攒了丰厚的家业,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基础。汉武帝继位了之后,开始北击匈奴,每次攻打匈奴都会耗费大量的军费,于是汉武帝加重了民间赋税,还使用很多酷吏去民间强制征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