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刘大夏辽东劝谏-《弘治大帝》


    第(1/3)页

    就在建州中卫城寨这座废墟之城中,朱佑樘集合了虎贲军,进行了一次军前训话。

    “将士们,这是虎贲军自成军以来首战,首战便告捷,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朕相信虎贲军从今天开始再也不会被人称之为老爷兵,或者童子军,因为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赫赫战功。”

    听着皇帝朱佑樘激昂的声音,虎贲军全都眼神热烈地注视着朱佑樘,接着便是排山倒海般的声音“万胜,万胜!”

    虎贲军自成军以来可是憋着一股气,为何?

    盖因为整个大明就属虎贲军军饷最高,伙食最好,其他的军队能填饱肚子算不错,虎贲军不光一日三餐,还顿顿有肉,所以其他的大明军队对于这支军队全都是怪话连篇。

    环顾整个大明军队,全都是对他们这支军队眼红不已。

    虎贲军全体上下对此都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个个都心里憋着一股劲,就盼着皇帝能派遣他们去边疆打一仗,好让那些眼红之人闭嘴。

    这就是所谓的战士“闻战则喜”吧!

    当听说皇帝要去天津巡视,需要抽调一万虎贲军护卫,整个虎贲军个个都嗷嗷叫,希望选中自己。

    虽然从北京到天津也没有几日行程,这万一能碰到几个不开眼的毛贼呢,不也是一个表现立功的机会不是。

    主要是虎贲军如今已经操练了三年了,他们早已有些迫不及待去战场厮杀一番,好让世人知道他们虎贲军绝不是浪得虚名。

    “将士们,一日破敌十万,从今往后你们将不愧于‘虎贲军’之名,今后你们可以昂首挺胸告诉军中袍泽,拿着高额军饷,你们无愧于君王,无愧于黎民,无愧于天地。”朱佑樘继续说道。

    “万胜!万胜!万胜!”

    “将士们,这只是开始,今后需要打的仗还有很多,诸位不要害怕没有立功的机会,往北,还有蒙鞑残元需要我们将其歼灭之,往南还有交趾未曾收回,将士们,未来军中大有可为。”

    “万岁!万岁!万岁!”

    这是朱佑樘第一次对世人表露他对外扩张的野心,一个喜欢对外扩张的君主最是被军中所爱戴,而且这个君主还赏罚分明,不吝啬军功赏赐。

    所以听到了朱佑樘的表白心志,整个虎贲军便是如山的一般的万岁之声。

    对于虎贲军朱佑樘是有信心的,要知道为了这支军队,朱佑樘可是勒紧了裤腰带,实在是养这支军队太费钱了。

    底层的军士最少的每个月一银元,一年下来便是十二银元,如今整个虎贲军是十万人,光是养虎贲军这一支军队,每年的军饷便是两百万银元,还有伙食费,每年就是五十万银元。

    不光如此,虎贲军的武器也是整个大明军中最费钱的,因为整个虎贲军都是火器,这些火器远比之前普通的兵器要费钱得多。

    为什么?

    因为朱佑樘将之前大明神机营的火铳全部进行了改良,而且之前火铳材质不过关,朱佑樘悬赏铁匠炼钢之法,还有火铳锻造之法,如此一来如今的火器全部都是用高料锻造而成。

    这成本成几何级增长,光武器采购每年便是三百万银元。

    所以最终一年光是养这支军队朱佑樘便要耗费军费五百五十万银元。

    五百五十万银元是什么概念?就是九边所有的军队军费开支也不过是六百万银元,九边军队加起来可是有着六十万军队。

    养十万虎贲军的耗费跟养九边六十万军队的费用相仿佛,你说九边军队能不能有意见?

    若不是这几年朱佑樘也相应给九边军队涨了些军饷,九边早因此发生叛乱,即便是如此,人向来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九边还是因为怨气发生了零星的叛乱,都被一一镇压。

    每年光军费便是一千多万银元,这要是成化年间,早就因军费问题发生财政崩盘。

    还好朱佑樘刚一登基便将商税税率进行了上调,改为什税一,而且严格打击漏税行为,光是商税这一项弘治三年便为大明带来了将近两千万银元的收入。

    再加上三年持续不断地清丈田亩,农税也有所增长,达到了两千二百万银元,还有海关关税和茶叶盐税,弘治三年大明财政收入有望突破五千万银元。

    这一收入首次超过永乐年,达到了大明财政新高点,所以朱佑樘才有底气对建州三卫动手,要知道战争打的就是钱粮。

    不说其他的,就是说这次的人头军功赏赐朱佑樘就得花费一百多万两。还有武器损耗,战死的军士抚恤金,这些至少得两百万银元,所以这一仗下来至少三百万银元。

    关键是这一仗下来是看不到任何产出收益的,对于文官来说在辽东对付建州三卫实在是最不划算的事情,因为辽东对于文官来说就是不毛之地。

    要不是因为需要辽东作为屏障来隔绝蒙古人的侵扰,文官早建议放弃。所以对于朱佑樘私自跑到辽东去征战建州三卫是很有意见的,认为朱佑樘这纯粹是好大喜功。

    即便是对皇帝朱佑樘打算移民填充辽东的举措,满朝文武都不是很赞同,他们只是认为估计没有人愿意去辽东,一个是辽东苦寒,再就是辽东不光有建州三卫女真部族是不是侵扰汉民,还有生女真猎人头。

    若不是在大明实在不过不下去了谁愿意去辽东受苦。所以对于朱佑樘的移民辽东的诏令,百官可是很不看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