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贰》
第(2/3)页
再者,他施法的时候,表面上他的辅助者更多的是借用了傩面和符咒的力量,但实质上,却全是靠着他本身修为的催动才能进行相应的配合。
最主要的是,他催动鼓声攫取众多村民的精气来治疗那些病人的野蛮方式,以及他最后以自身的精血来竭力维持术法成功的无情。
以音乐来修炼和施术,那并不是什么别出心裁的创举。
远的不说,传说佛门中无人不知的观世音,就是由于在南海经年听潮而入定大悟的。
方羽自己出道以后,也曾数次利用乐器施术助人。所以这并没有让方羽惊讶。
令方羽诧异的,主要他用那种明显属于比较邪门的手法,来救治那些病人的那种方式。
这明显不合巫门内施术的手法和常理。
那么粗暴的攫取无辜众人精气的方式,往往都属于巫门中那些相对凶狠和犯忌的法门。也就是一般所谓的黑巫术或是邪门禁术中,才会惯用的手法。
但是现在,却被他用来救人。
可是方羽看他最后拼着消耗精血自身,也要完成施术的决然和无情,也不像是那种故意用上述那种不择手段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目的的那种人。
而且之前以方羽对他修为的认识,方羽觉得以这位师公的水准,还远远达不到一次施术就能治好这么多病人的层次。
这也就是为何以萧桓那种可以让方羽都为之注目的修为,也不敢在村里这么多病人不配合的情况下,就贸然施术相救而要继续等待时机的真正原因。
修行人的救治,往往会牵扯到施、受双方生理和心理,以及环境、精神等等诸多层面影响,本身就是很微妙的一件事,并不是随便就可以任意施为的。
特别是在牵扯到这么多人需要救治的情况,更是如此。
但是就在刚才,这位师公就用他的实际行动突破了方羽对他实力的评价。或者可以这么说,他施展的法门和手段,突破了方羽的判定,而让他差一点就做到了他想做的事情。
而他最后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催动精气,竭力保证施法成功的那种举动和效果,也让方羽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也就在那时,方羽才真正确定了从听了赵中平的诉说之后,才隐隐泛上心头的那个猜测。
这位师公,就是来自巫门中最为古老和衰落的原巫那一支中,残存的一个。
看他最后采用的那种近乎自残的精血催动方式,他这一身深红色的法袍以及带着的那一张连方羽都辨认不出出处的傩面,就说明他很可能就是原巫中最为稀少的血巫一脉的残余。
有了这个认知后,方羽这才在最后的关头,利用唢呐吹出了以老黑巫巫门烙印中最为古老和久远的音技,天赖为引的曲子,**了这位师公的鼓声。
这才避免了那位师公被术法反噬的危险和整个施法功亏一篑的危局。
当然,作为巫门烙印中记载的古老音技,被冠以天籁这种名字的曲子本身的效果远非这么简单。
这也是为何会让出身巫门的萧桓和那位师公都在曲终后,连方羽的悄然离开都不能自知的主因。
而方羽的离开,则是因为在他确定了这位师公是原巫一脉的瞬间,就已经想好了的。
因为在老黑巫留下的巫门烙印中,对原巫一脉那并不是很多介绍,给方羽带来了非常无奈的感觉。
巫门各宗传承起源的始点,也是后期巫门各宗全力分化和打压的终点。
以上就是老黑巫的巫门烙印内对原巫最概括的定义。
之后便是大致罗列了几个当时较为有名的分支,而血巫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方羽刚想起巫门烙印内,对原巫一脉的那两句总结时,心里就忽然闪过了巫道两门之间的渊源和纠纷。
这两者之间又是何其的相似?
同样是在原有基础上诞生和成长出来的果实,可是反过头来,却是旧的在新的打压之下逐渐枯萎和消失。
莫非这便是天地间的一个解不开的规律?
真是何苦来哉!
就是这一时的慨叹,让方羽在吹完那首天籁之后,就径自返回小屋带着昏睡不醒的赵中平离开了现场。
原本他也想着让萧桓一起离开,可萧桓当时的状态却只能让他放弃了这个打算。
其实在方羽放弃的霎那,他甚至都有了这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的的怀疑。
尽管这个对他而言,明显有些无稽的念头很快就让他抛到了脑后,可是当时心内忽然闪过的那份直觉,却也让他在安置好赵中平之后,无法真正的安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