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心虚啊-《全科医师》


    第(2/3)页

    刘牧樵做了一个鬼脸,“你也太夸张了!”

    苏雅娟说:“什么事决断不下啊?”

    刘牧樵说:“我觉得这个病人要三管齐下,一是赶紧做手术,引流脓液;二是要使用一种很少用的抗生素,氯霉素;三就是用紫雪丹。但是,我又觉得没把握,因为,内科是我的弱项,我都还没有实习过。”

    “但你见过很多的重病号。”苏雅娟提醒,“见识多了,水平自然就涨了,你虽然没有实习过内科,但是,你也许内科有了很高的水平。”

    “不可能的,这个,你不懂。”刘牧樵确实是没有信心。

    这个时候有一个像孙亮院士这样的人在身边就好了。

    想起孙亮院士,刘牧樵脑子里又出现了四个字:冬眠疗法!

    “你把你的想法和专家们交流一下,看他们怎么说吧。”苏雅娟说。

    也只能这样了。

    再次组织会诊。

    刘牧樵这才注意到,这一次会诊,原来比在华西医院会诊档次低了很多,绵州一医院支援的医疗队专家,以副主任医生为主。

    这就明白了,为什么要他回来做主的原因。

    主持人是绵州一医院的业务院长陶希杰,他说:“这是我们第三次会诊了,希望这一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我介绍一下,这位年轻的医生,是刘牧樵博士,在多个学科上都有很高建树,他刚才才从华西医院会诊回来。下面,请大家充分讨论。”

    讨论很热烈。

    讨论了一会,刘牧樵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他好像是带着一群孩子在玩耍。

    习惯了和大学者一起讨论病例,突然之间在地区级别的绵州一医院,和一群副主任医生讨论病例,他明显感觉不对劲。

    再看看他们的简历,他只能暗暗摇头。

    原来,支援绵州一医院的各级医院,大多都是地区一级的医院,少数是省级医院的医生,并且全都是副主任医师。

    这个差距就太大了。

    玩不下去了。

    他抬头对业务副院长说:“你们医院的主任医生,对这个病例有讨论吗?”

    副院长说:“有讨论。我们医院有三个主任医生也参加了这个病人的讨论,但是,今天,他们忙,抽不出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