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高大上的新大楼-《全科医师》


    第(2/3)页

    他和吴迪一个科室。

    吴迪刚晋升主任医师、教授。

    邹医生也参加了职称考试,理论和外语都考得很不错,他是信心满满,论文,还有谁能超过他?

    9篇sci文章,都是橙色很足的金字招牌上发表的论文。

    有两篇,他没有给刘牧樵署名,他是唯一作者。

    《3000例微创技术脑穿刺清除血肿的总结》和《卒中治疗综述》,这两篇文章都是邹庆祥的独立成果。

    所以,他今年晋升副主任医生,那是妥妥的。

    赵一霖除了领导整个“中心”,他还单独负责一个科室——重症监护室。

    不过,今后的手术不再在监护室里做了,都放在4楼的手术里进行,做完后和床铺一起,推回病房,或者送进重症监护室。

    王艺换了一个工作,她被安排在手术室里,并且还荣升了护士长——手术室护士长。

    向丽芳做了神经精神中心的总护士长,头上燕尾帽上带了三道蓝色杠杠。

    神经外科只占用了一层,120张床位,也是两个科室。

    两个科主任都是聘请来的专家,将来,他们规划的床位数是两层,240张。

    精神科在上面一楼,封闭式的,科主任也是新招聘的,是个老外,德籍教授,副主任是本省精神病院的一个科主任。

    虽然神经内科涉及到精神科,但刘牧樵自认为,精神科不是自己擅长的,就把精神科交给这位老外了。

    至于神经外科,神外手术,刘牧樵没有这方面的技能,颅内肿瘤和颅外伤,他做不了,交给招聘来的那两个主任。

    这两个科主任有两个目标,一是收治病人,二是培养人才,努力与神经内科保持同步发展。

    神外的两位主任都是比较务实的人,技术很不错,一个来自京城,一个从沪市过来,他们都是江东省人,在那边,由于京城、沪市人才济济,要出头成为科室领袖人物,难度比较大。

    他们在安泰医院招聘中看到了机会。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科主任这个位子,而是安泰医院有强大的刘牧樵。

    有强大的神经内科支撑,神经外科要强大起来,并不是难事。

    神经外科这一块,主要的疾病是肿瘤和外伤,有的医院还把脑溢血出血量比较多的放在神外科,再就是帕金森手术病人也归于神经外科。

    所以说,神经外科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

    他们两个,放弃在京城和沪市发展,来到清江市,刘牧樵也毫不犹豫给了他们两个人科主任职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