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瓮鳖-《挑灯看剑》


    第(2/3)页

    虽然如今他对于那个南国的天子皇帝是否当真脱胎换骨,换了一个人,再不如昔日般庸怯懦弱的说法已然不如先前般如此嗤之以鼻,不予采信,但不管怎么说,南国天子身系一国祸福,若无万不得已之必要,自不必亲身犯险,是以南国天子此次不但御架亲征,甚至在这等时刻尤自置身于最前沿,唯一的可能便是要约束这齐集此地的四支大宋铁军。

    毕竟宋国的四员虎将,均是当世俊彦、一时之选,相互之间官阶虽有高下,却是一向不相统属,纵然都是尽忠于宋室,不致互相牵扯,但却也必然难以避免出现配合不便,指挥不灵的局面。

    是以原先宋室于南渡之初齐集诸路勤王之师与女真军对决之时,都必须在诸路军指挥使之上又复以素有威望之大臣总领诸路军事,纵使如此,都尚未能完全避免诸路军阵之间的问题。

    只是自秦桧当国十余年来,南国上下一意求和,主战之大臣都已经先后被罢黜怠尽,眼下官阶威望能够同时名正言顺地策动驾驭这四员虎将的,除开南国天子亲临督战之外,倒也确实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只是既然宋国眼下兵多将广,自是想毕其功于一役,却是一直以来未曾摆开阵势,与自己正面对仗,想来也应当不是只为了保存实力,只怕是宋军相互之间的配合协调,仍有偏差。

    而只要宋军的配合仍有无暇顾及之隙缝,自己就仍有机会看准时机,尽可能多地将手下这批女真军士带离险境。

    所以他在几次突围无功,甚至无法稍稍看得清眼前的地形的时候,便自冷静了下来,不再妄动。

    甚至对于属下军士当此濒临绝境之时,斗志涣散的局面,他帐下有几员将领忧心如焚,意欲分路整顿,却也被他喝止住了。

    在这等境况下,相逼益急,于事无补。

    这些女真军士,都是身经百战的战士,若是寻常两军对决,生死相搏,他们却也不会多眨一下眼睛。

    然则自来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眼下并非那热血沸腾的血肉沙场,这些女真军士更已自在月余来连续作战中消磨尽了精神斗志,当前置身宋军伏击之中,又复承受宋军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自无所不在的死亡威胁,人心中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求生本能的渴望一旦鼓荡出来,那便已不再是军规军纪所能约束,此时若又复进逼太甚,只怕在这样的压力下,只会适得其反。

    是以金兀术在这几日来也未尝有任何举动,甚至有点刻意放任自流。

    因为他在等!

    他知道宋军在等着他们涣散松懈,在等着一个以最小的代价将他们一举全歼的机会。

    而他同样在等待这个时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