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圣门-《挑灯看剑》
第(2/3)页
“铮”地一声,那名白衣女子如斯响应,拔剑而出,一时手上剑芒大炽,勉强抵住了赵匡胤那几乎无所不至的气势,口气微变道:“宋国天子现下人在何处?!将军人中龙凤,而今深受大宋皇恩,又因何因由会置天下万民于不顾,一心破坏和局?!”
她终究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纵是在这等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之下,言语仍自犀利而又复委婉,便如同她手中的剑一般,攻守兼备,丝毫不落下风。
虽然她对于赵匡胤的身份有着诸多猜测,颇为惊疑不定,但却也在转念间便明白,能让舒州城上下一干训练有素的大宋军士俯首效命的,其将军的身分必不当有假。
是以如此一来,以她对于当前局势的了解,她对于眼前这位大宋将军的目的,也便有了一个大致的揣测。
她自是明白在目前局势下,宋国的天子官家只怕早已只求能保得一身平安富贵,一心求和。
在眼下舒州城内外兵力相去悬殊,舒州城已自危如累卵的情况下,自己此来,原来可是解救舒州城一干上下于水火,他们应当感激涕零才是,可是不但方才自己一路行来,亲眼得见那些军士虽然并无敌意,但却也未曾有心怀感激的模样,而眼前这位大宋将军,更是不惜突施辣手,意图将自己留在这里。
如此一来,只能有一个解释了,那便是那位大宋的天子官家一味求和,不惜委曲求全,开出的献降条件屈辱到让这位大宋将军甚至所有的军士都觉得难以接受。
是以他们已是上下一心,决意血战到底,此时大宋天子官家的行动,只怕已然控制在了他们的手中。
自己此来,却是打乱了他们的安排,是以眼前这位高深莫测的大宋将军,才会从一开始便不愿自己去面见大宋皇帝。
毕竟,若是到时宋国皇帝呼喊求救,自己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确是容易做出些难以控制的举动来。
是以她在方才那两句话里,实则已然表明了她自己的立场的。
一方面,她表示了自己对眼下这位大宋将军的认同,她明白他既然如此一心不欲和谈,必有其不得不尔的道理,她只是想听听这位大宋将军究竟为何要如此做的理由。
另一方面,她也隐隐提醒眼前这位大宋将军,不管如何,他终究还是大宋的臣子,天子官家纵然再有千般不是之处,眼下他的这般做法,仍然势必落人口实,逃不过一个目无君上的罪责。
她也未尝会认为能够仅凭这两句话与眼前这位大宋将军化敌为友,只是在而今自己一念不妨气势上完全被其所压制的情况下,希望能借此减轻他的敌意,削弱他的气势。
只要其心神为其所动,自己便可趁隙而脱,到时要走要战,便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只可惜在她身前的赵匡胤,却便如充耳不闻般,仍旧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那股铺天盖地的气势却是有增无减,更如水银泻地般无孔不入。
在此之前,哪怕是做梦的时候,她也从未想过天底下竟有如此可怕的高手,甚至还没有转过身来,便可以纯以气势迫得她心旌不稳,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下风。
她心知若再不能打破眼下的僵局,局面势必越来对自己越为不利,当下微一咬牙,身子略向前倾,却就在她剑芒吞吐,正欲出手的那一刻,眼前的赵匡胤蓦地缓缓转过了身来。
他的每一个动作,看起来都如此缓慢而显得从容不迫,便却偏偏直到他转过身来,自己手上蓄满的剑劲仍未及发出,这种玄之又玄的感觉,不由得让那名女子心上微凛,手上的剑劲却在不自觉间又弱了几分。
赵匡胤双目炯炯,凝在那名白衣女子脸上,嘴角兀自挂着一丝笑,蓦然口气冷冷地开了口:“什么时候我们圣门弟子,沦落到要靠慈航静斋的名头来行走天下?!”
…… ……
“左前!杀!”
随着完颜雍纵马提缰,总领全队,口中不断短促的音节命令,旗令官手上旗号变幻,刚刚进营又被集结起来训练的女真骑军,随之转折劈砍,演练出整齐的阵形。
从一场紧张激烈的大战中骤然停歇下来,最容易让人松懈。
是以完颜雍不待那些女真军士解甲休息,便又将他们集结到帐外,亲自带着他们纵马操练,时刻保持着他们的冲劲与紧张感。
金兀术遥遥望着完颜雍在那起伏纵跃中兀自紧紧绷着的面孔,眼神中却是流露出一丝欣赏之意。
他一直坚持认为战争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却并不意味着他不懂得欣赏完颜雍一辈对于战争的那种执着与狂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