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骤雨-《挑灯看剑》


    第(2/3)页

    当时女真人刚刚征服辽地,根基未固,自己手上这支嫡系女真军可谓是女真立国的根本,也是威服其余渤海军、契丹军、汉儿军,使其不敢对大金生出异心的唯一凭藉,若是一旦与宋军强行对战,消耗殆尽,只怕立国未久的大金,便要四分五裂,烟消云散,纵使尽得宋地,也是得不偿失。

    是以自己昔日一旦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便再不存有一战而定宋室的念头,且战且走,及至夺川陕要地不可得后,便只是一意渡江北返,务求将这支女真主力,安然带回漠北龙兴之地。

    毕竟当时女真人还未曾消化自己刚刚吞辽平宋之后取得的那份实力,在这个时候,以女真人的根本来搏南朝半壁河山,实是得不偿失。

    然而哪怕在他自己的族人当中,也很少有人能理解他昔日的这一番苦心。

    虽然他威名素赫,哪怕在率军退回江北之后,也无人敢在他面前提及半句指责之语,但人前人后,却仍是有许多人颇有微辞。

    韩常正是听不得别人说自己的半丝坏话,曾屡次公然与人相争,给那些坐在后方臆想的贵族官员们剖析形势,跟他们讲今日之宋军真实战力情况,却是由此而落下了畏敌怯战的骂名。

    完颜雍的想法,其实代表了现今女真族新成长起来的这一代。

    他与完颜雍、完颜亮这一辈新成长起来的女真人,在心理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自小被质于辽国为奴,尝尽苦楚,知道女真人曾是如何地弱小,而又如何地因弱小而受尽欺凌,是以他征战四方,只是想为女真人打下一块可以百世千秋生息于斯,再不必遭人白眼的乐土。

    也只有真正在征辽平宋之战曾不顾生死冲锋陷阵的他们,才真正明白,眼下大金的局面,来得是如此的不易,甚至可以说是如此的侥幸。

    若不是昔日辽国与宋国,都自昏君当道,屡屡自毁长城,只怕女真骑兵再如何骁勇善战,也不外能固守得住白山黑水间的那片基业。

    而且扩张太速,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眼下大金境内,女真、契丹、奚、渤海、汉儿等各族并列,游牧与农耕并存,原本女真的的许多管制方式,再难适用,若再无法创建出一个有效的管制体系,只怕难免提前走上辽国的覆辙。

    可惜完颜亮他们,根本就不明白这一点。

    他们自马背中长大,自小所见,都是女真人如何地英雄,天下无敌的女真骑兵,如何地赢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是以在他们的眼里,四海九洲,理所当然地要匍匐在女真人的铁蹄之下,当然也包括这个统辖江南半壁的宋室王朝。

    于是他们根本就不管以后,只看眼前。

    他们只喜欢享受眼前这一刻征服的快感。

    任何的谨慎经营,在他们看来都完全是多余的。

    毕竟在他们看来,女真人是天生的征服者,又哪里需要去担忧日后什么所谓的生息之地的问题。

    是以自己这次主动请缨,领军南下,一方面固然也是以战逼和,取得川陕战略要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由自己出面,与近来不知为何蠢蠢欲动的宋室签下长久的和平协议,毕竟自己在女真军方德高望重,以自己之手签下的宋金和约,至少在自己有生之年,只怕也不会有太多人有胆子想去更改。

    对于宋国汉儿军队的潜力与韧力,他是深有体会,也是深自警惕。

    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他再不想逼宋国汉儿做背水一战。

    尽管平日里他们似乎是庸庸碌碌的温驯百姓,然而一旦触到了他们某些不容退让的原则,他们却可以在转眼间变成足以吞噬百万大军的虎狼。

    眼下若能在舒州城擒下那个宋国的天子皇帝,无疑是达到自己目的的最理想的方式。

    只可惜,不知何处凭空生出来了这么一个宋监军。

    数千步外,慑人魂胆;弓弦响处,一箭穿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