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15年后的蜕变-《血酬兄弟会》
第(1/3)页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北京日报记者 路艳霞
首届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上月底揭晓,获奖作品大部分为网络文学,从而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文学的再度关注。
盛大文学本月又出新招,成立编剧公司,网络写手集体进军影视编剧行业,更引发了各界的热议。
这些现象的发生绝非偶然,网络文学自诞生以来,已走过15年的历程,目前正发生着蜕变和转型,这些变化注定会给网络文学生态和网络写手的生存带来巨大影响。
“老作家”在默默转型
作家孔二狗这些天在机房里剪片子,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大嘴巴子》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将于今年9月上演。
这部影片讲述了落魄作家孔二狗发现自己的作品被某文学网站侵权,一怒之下声称要打该网站老板一个耳光的故事。孔二狗说:“我想表达的其实是草根阶层向塔尖阶层的宣战。”
孔二狗2007年开始在网上连载《东北往事》系列,随后该书在图书市场走红,但孔二狗并不认为自己是网络作家。在他眼里,像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才是正牌网络作家;他和南派三叔、天下霸唱等,尽管曾因网上连载作品而起家,但并不是网络作家,目前真正的定位应该是类型文学作家。
但无论怎样,孔二狗现身影视圈,却似乎暗合了网络文学作家的最新趋势:一些功成名就的“老作家”在转型,向主流、传统转型。他们或者选择传统写作方式,或者网络写作和传统写作兼而有之,有的干脆另起炉灶。
因《诛仙》一书一炮走红的萧鼎,最新创作并未选择网络平台连载,而是以实体书面目首发,而10年前,《诛仙1》是以网络小说形式与读者见面的。
从去年年初开始,萧鼎开始重新创作《诛仙》。这次重启玄幻文学之旅,萧鼎经历了整整5年的创作空白。“我的《诛仙1》写了160万字,整整写了4年多,之前没有任何经验。”萧鼎自认为,写这部小说消耗了大量精力和精神,甚至无法再继续写下去,于是干脆给自己放个长假。
这一歇便歇了5年,最终让萧鼎从网络写作中退身而出。萧鼎说:“《诛仙》这部作品带来了不错的收益,能让我专心从事自己喜欢的创作。”《诛仙1》2003年在台湾出版实体书,2005年在大陆正式出版,这些年销量一直不错,光是简体版就再版了4次。此外,《诛仙1》还以不菲的价格卖出了游戏版权和影视版权。
但萧鼎也坦言,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发展,他再度回归其实难度很大。“最重要的是小说更新速度对作者要求更高了,我已无法跟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写作频率。一天三‘更’,一天两‘更’,最起码要一‘更’的频率,我觉得不太现实。”
当然,也有作家未像萧鼎一样选择退出,他们更多采取了“双轨制”。《侯卫东官场笔记》的作者小桥老树,作为起点中文网的签约作家,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新作在网上连载了。
42岁的小桥老树实话实说,因为盗版太厉害,所以新作《侯海洋基层风云》一直没敢在网上连载,而是采取了线下写作的方式,直接出纸质书。“我是被盗版搞怕了,《侯卫东官场笔记》正版书只出了八本,而盗版书竟然出到了16本,现在,我的作品只要在网上贴出来,很快就会变成纸书。”
小桥老树说,他从未停止写作,自己的电脑里还存着40万字,全是未发表之作。但他同时表示,不会放弃网上写作。
新手被金钱叫醒而入行
“老作家”纷纷转型,并不妨碍新手不断报到。问题是,如今更多写手涌入网络文学行业,并未造成优秀作品的激增,反而是能入眼的作品越来越难寻了,这不能不说是网络文学的一大尴尬。这也是中文在线旗下17k小说网创始人、副总经理刘英曾经和上千名网络写手接触之后,并阅读过无数网络文学作品后的强烈感受。
仅以17k小说网为例,这家原创文学网站去年新增作者1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而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这家网站已拥有签约作者1万名,作者总数量已达到30万名。
刘英曾经组织过青年作者训练营,他因此有了一大发现,很多新手并不是因为有文学的冲动,有表达对世界看法的冲动,有传递内心感受的冲动而写作,他们中不少人是因为网络文学赚钱而写作。“我认为,他们的写作其实是被金钱叫醒的,这也造成了网络文学写作圈子越滚越大的现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