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时,加上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一线主流电视台,也对ip的这种作业方式做出了跟进和对接——基于内容的系统化商业开发——形成了某种市场扩散效应,使这种产业策略被整个市场所逐渐认可。 从这方面看的话,中国所谓的ip产业,从根子上就带有媒体基因,根植的土壤也主要是基于媒体的优质视听内容。这种认识也为媒体业热衷的内容制作提供了更大动力,进一步为内容市场繁荣作出了贡献。 但讽刺的是,这波ip产业论的落地,因为基本是由处于营收危机中的媒体业所主导(视频业由于行业属性,也决定了其对营收的迫切渴望),对内容的商业化显得比较急躁,急功近利的行业氛围中,市场对ip的定义,被限定在那些短时间内火起来的媒体视听内容层面,即,内容即ip的市场认知。 比如“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火爆节目,无论拍电影,做硬件,还是做周边玩具,都被认定为ip产业化。但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方式只是运用了ip产业中的具体商业化手法,却并非ip产业的核心。市场对ip的场认识还存有巨大疑问。 与此同时,基于媒体内容繁荣所带来的整个市场的高度活跃,也使得中国文化产业在这样的市场狂欢中风起云涌。 原因是,媒体业主导的优质内容,价值不断向文化产业领域延伸,而媒体业通过ip商业化系统,顺利打通了原本媒体业和文化产业间的壁垒。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媒体更愿意将自己视为娱乐和文化产业机构的原因。而如此庞大的文化产业市场竟然是由媒体业来撬动,几乎也是绝无仅有的时代现象了。 当然,近十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说得多,做的也不少,但并未有所起色。要说到真正所有成绩,可能也就近两三年的时间,大的bat几个巨头,小到个人工作室。从传统出版业、影视剧制作发行,到科技产业介入和资本大量涌入,整个行业似乎快速的形成了一种共识。 很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共识形成的背景与媒体业对ip认知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表面繁荣的背后,隐含的或许也不是所谓的机遇。 近几年,视听内容的优质化使内容价值不断向周边扩展。而对这部分延伸价值,国内一度苦于没有匹配的商业设计。为了截留价值外溢,行业外围急需一个合适的“桶”来兜住它们。这种情况下,ip作为那只“桶”的角色,被国内市场所逐渐接受。 所以,中国波文化产业的重启,名义上可以追溯到这两年ip商业模式的引入中国,但残酷的是,目前的ip商业并没有真正成为支撑文化产业的基石。 现阶段,不论是在中国的媒体业领域还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两个领域当然有重合),充其量不过是个工具,而整个文化产业的重启的根本原因,从根子上看,主要是来自媒体内容价值的不断向外延伸,并最终和文化产业实现对接。 所以,本质上,中国目前这波文化产业的底层基础,并非ip,而是内容。而且,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整个文化产业的推动,“以ip为引擎”和“以内容为引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产业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