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风起-《明》


    第(3/3)页

    洪武十一年仲秋,怀柔团练成立,共八百余人,儒林人士赠大旗一面,上书:大明八百壮士。团练编制为了避嫌,不能和大明军队一致,因此典史武安国自创了团练编制,据说是参照工厂的工人分组办法制定。每十人为一班,设班长一名。每三班为一排,设排长一名,三个班依次编号,一班长兼任副排长。每三排,加一个炊事班为一连,设连长一名,副连长一名,每连计一百零二人。每三连为一营,设营长一人,副营长一人,计三百零八人。怀柔民团共有两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连,和一个炮兵连,一个斥候班。

    每个步兵装备新式火枪一枝,刺刀一把,头盔一个,锁子坎肩一件,马一匹。

    每个骑兵装备马刀一把,三眼短铳一把,头盔一个,锁子甲一件,骏马一匹。

    每个斥候装备短铳两把,望远镜一个,百里挑一的良驹一匹。

    每四个炮兵装备新式马拉大炮一门,马四匹,两匹用来拉炮,两匹用来拉装炮弹的马车并供炮兵乘坐。

    步兵的营长就让王浩、李陵二位捕头担任了。炮兵连长是张五哥的二儿子正武,本来他主管着日渐庞大的铁匠铺,这次听说师父要和蒙古人开战,竟把铁匠铺交给了他人打理,自已请缨上阵。火炮是铁厂按武安国设计全钢铸造的,比铜铸火炮轻了许多,炮径略长。每门炮都配了精钢打造的车轮,行军时,收起炮后支撑,即可用马拉走,十分方便。

    几个斥候归四川人王飞雨统一管理,这个王飞雨本来是个富家子弟,喜欢游山玩水,因此练出了一身走山川如履平地的功夫。去过辽东、蒙古等地,知道些蒙古、女真和高丽话。去年到五台山游历的路上,感了风寒,病在馆驿之中,随身的银子都用光了。也是他霉运当头,碰巧官府押送山西移民路过,就把他抓了凑数,弄得差点没把命丢在路上。武安国安排移民时,十分奇怪山西人怎么说四川话,仔细问了,才知道究竟,一时当做笑谈。两个不同时代的“驴客”倒也有些臭味相投,武安国出钱给他治好了病,他却不愿回家,留在义学里当了地理老师。这次组建民团,想起侦察工作,武安国立刻想起了这位传奇的倒霉蛋,把训练和指挥斥候的任务就交给了他。

    郭璞不懂军事,见乡勇的训练每天除射击和刺杀外,多是行进,队列等,初始还很奇怪。等到这些看似无关的训练,居然使原本乱哄哄的队伍很快就整齐划一,露出一些威武之师的样子,不由得对武安国愈加佩服。唯一有一件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就是步兵配备战马干什么。一次当着李善平等人问及此事,武安国的回答居然是:“万一打了败仗逃命,四条腿总比两条腿快些”。当时,郭璞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整县衙的人为之绝倒。

    时北平府其他各县也都组了团练,加固了城墙。郭璞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每个县城免费赠送火炮四门,炮弹若干,相约有事互相支援。其时军中铸一门火炮耗银近万两,各县无此财力,见郭璞仗义相助,十分感激。初冬,徐记票号正式开业,分号通十三省,总部设在怀柔,足色白银五百两以上起汇,汇金二厘(2%?)。各地行商见如此豪富之人都不惧,壮着胆子又来收购货物。人心渐安,市井又恢复了原来的热闹。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