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凌烟阁,受封!-《大秦:窃听心声,三年登上皇位!》


    第(2/3)页

    “二位着实是我大秦不可或缺的人才!”

    “公子折煞老臣了!”

    “公子言重!我二位既然在朝堂中为官,自然要为我大秦的发展尽力。本事分内之事,岂敢居功!”

    冯去疾与李斯谦逊道。

    但二人脸上的笑容可一点都不见少。

    “二位大人不必推辞功绩,这本就是你们呢应得的荣誉。”

    无双同样笑着说到,随后将目光转向王翦:

    “王大将军在灭六国的各场战役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若没有王大将军,或许我大秦虽然能入主中原,也会损失惨重。若真是那般,即便我大秦有能力统一,也会因为国力衰弱,而被北方的匈奴狠狠咬一口。”

    “王大将军之功,不但在我大秦朝堂之内,更是在天下百姓之间!”

    “王大将军,自然也是有资格进入这凌烟阁!”

    “老夫可不是那些文人,推推拖拖不像样子!”

    “既然公子觉得老夫有功,那老夫也不推辞了!”

    “谢公子!”

    王翦大大咧咧的笑着,对无双拱了拱手。

    “还有蒙毅上卿!”

    “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始皇帝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无论是蒙毅上卿,还是蒙恬大将军,同样都有资格进入凌烟阁!”

    “臣代愚兄,谢公子抬爱!”

    听着无双的评价,坐在主位上闭目养神的始皇帝同样微微点了点头。

    显然对无双的评价相当满意。

    “那么公子,您认为除了我们几位之外,其他大臣那些有资格被供奉在凌烟阁之中?”

    “李大人既然这么问,心中是有什么人选吗?”

    “冯大人家的公子冯劫,同样是一位有功有才之人,或许有资格进入凌烟阁。”

    “李大人可别说笑话了,犬子那点功绩不足王大将军半分,怎能与王大将军一同被供奉进凌烟阁中?”

    “老夫倒是觉得你那儿子不错……”

    “还有章邯那孩子,潜力很大,经历和功绩也有目共睹……”

    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讨论,直到金乌西坠、玉兔东升,第一批进入凌烟阁的功臣名单才被几人初步敲定。

    蒙恬、蒙毅、李斯、冯去疾、王贲、王翦、王贲、冯劫、李信、屠睢、章邯的三十八人入选。

    只等明日朝会之后,再交由众大臣讨论一番,便可昭告天下。

    对于这份再始皇帝眼皮底下敲定的名单,众大臣并没有多少异议。

    有些人虽然遗憾这份名单中没有自己或自己的父辈子孙。

    但自家人知晓自家事。

    他们自己有几斤几两他们还是清楚的。

    并没有闹出哪个傻子蹦出来质问“为撒子没有额”的笑话。

    最终,这份三十八人的名单在众大臣没有异议之后,被始皇帝亲手盖上了玉玺。

    在未来确定开阁的时日之后,皇帝将亲自去凌烟阁,将这份名单昭告天下。

    虽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凌烟阁三十八功臣公布出来。

    但这本身也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问题,众位大臣在朝会结束之后,自然会与亲属家眷讨论。

    即便是没有参与朝会的一些贵族或地方官员,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了这第一批凌烟阁三十八功臣的名字。

    这三十八人,也成了诸多王公大臣贵族甚至皇族们羡慕的对象。

    毕竟贵族皇族有那么多人,而真正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又有几个?

    有人会记得周武王姬发的其余九十九个兄弟都叫什么吗?

    这些贵族们虽然大多无缘见到这凌烟阁三十八功臣的庐山真面目,但这并不会妨碍他们在聚会上、在赴宴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对这三十八人大肆谈论一番。

    虽然他们自己现在可能没有足够进入凌烟阁的功绩,但谁知道未来会如何?

    就算自己不行,他们的子女也有很大机会。

    进入凌烟阁,也会是将来这些贵族甚至皇亲国戚们前进的动力。

    就连咸阳城酒馆里的平民,有时也能引用出几句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话,吐露那么一两句:

    “两位丞相,真是国之栋梁!”

    “蒙家世代忠臣,说不定将来还能在凌烟阁中看到蒙家几代人的牌位!”

    “牌位那是给死人用的!再说,不是说先册封当代朝臣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