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何去何从-《上古泰皇》


    第(2/3)页

    随后,官兵退入山寨,紧闭寨门,留下一地的尸体。子伯与身后的匪众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一些倒在地上奄奄一息的伤者正缓缓的朝他们爬去。呻吟着,乞求不要被抛弃。一道道血痕浸湿了干燥的黄土地。眼前的同伴好似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前来讨命。

    不久后,寨墙上出现了一名身着玄色衣袍的少年。他举着面盾牌挡在胸前,一副胆怯的模样。偶尔猫下腰将盾牌挡在脸上,显得十分滑稽。

    “谁是你们老大,叫他出来。”

    话音中稍显畏惧的感觉。见无人回答,少年又重复了几遍。似乎每说一遍,便多了一分底气。

    “不会吧。运气这么好?难不成你们老大死了?喂!说句话啊?”

    他放下手中的盾牌,抖了抖身前的衣袍。而后,昂首挺胸的望着子伯那边。四个喽啰举着简易的木质盾牌,将子伯的上身遮挡起来。他们从人群中走出。样子比刚才的少年还要胆小且紧张。

    “在下火龙岗大当家子伯。不知我等哪儿里得罪了小兄弟。你要占我山寨?杀我兄弟?”

    既然选择了占山为王与朝廷对抗,子伯没有以卫人自称。显然这话问的可笑。少年挠了挠头,有些为难的说道:

    “是这样的。我爷爷说,来了荧泽没地方住。这寒冬腊月的,万一染上风寒那就不好了嘛。他老人家一把年纪,我这做孙儿的当然要好好孝顺。所以才把伯当家的山寨给占了。不过,您放心。我们暂住一段时间便会搬走。呃...开春就走。我卫诩说话算话。”

    少年丰富的肢体语言,看得一众匪人目瞪口呆。当听到“卫诩”的大名后,更是一片哗然。卫诩可不就是他们的封邑主。单凭今日这手段,他们不禁担心起自己的未来。

    王诩觉得好笑。这帮人明明是想打劫自己,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倒是装出无辜的样子。他耸了耸肩,旋即又道:

    “大冷天的。呃...我看你们还是先回去吧。别冻坏了。”

    说完话,那少年与身旁的护卫便下了寨墙。子伯木然的望着少年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如今老巢被占,家人生死不明,还能去哪儿里呢?

    “大当家!适老大已死,我们去黑龙潭吧。”

    火龙岗的一众头领纷纷围拢过来。见子伯犹豫不决,他们忙出言相劝。

    “是啊!这些受伤的兄弟还需救治,不能耽搁了。”

    “大当家!我们先撤。整顿人马后再杀回来也不迟。火龙岗绝不拱手于人。”

    黑龙潭的头目们稍显忧虑。他们也聚在一起开始小声议论起来。大抵是担心火龙岗的人会取代他们的位置。能在山寨中混一把交椅着实不易。若是黑龙潭与火龙岗就此合并,那这头领的座次该如何排序且排的公平便是当下诸人最关心的事情。

    子伯已是别无选择。他命手下打扫战场,收拢残兵,将伤者先行一步带去黑龙潭救治。然而,当他们搬运尸体,回收兵甲时,出现了问题。死的人太多,根本无法抬走。无奈之下,只得将死者就地掩埋。

    伤者被黑龙潭的喽啰们先行带走。而他们火龙岗的人则留在山林中挖坑埋尸。一个时辰过后,子伯带着手下相继撤走。

    萧瑟的寒风中,落败的匪徒们垂头丧气的前行着。有些人走的很慢,故意拖在队伍的最后方。然后,悄悄的离开。子伯茫然的望着远处那两座孤寂的土丘,回头看了看那些离开的背影。悠悠的叹出口气。

    若是当年有选择的话,谁还会落草为寇呢?

    他原本是戚城北戍军中的一员。卫国每三年向晋国朝贡一次。荧泽的流匪众多,入伍也是无奈之举。无非是让家中有个保障,一来有个军中的背景,可以免受地痞流氓的骚扰。二来逃避官府的抓捕。献俘抓的皆是流民,只要当一辈子兵,家人便有了庶民的身份。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运气好的话,从士伍做到什长。还有田地可分,等攒够了钱。一家人搬去戚城,也算是脱离了荧泽这块烂地方,不再担惊受怕。

    随后,子伯入伍了。在北戍军服役一年后,终于有机会归家。然而,再回到荧泽时,家人已经没了。父母亲与弟弟妹妹在他入伍后的第二天,就被官府当做流民抓去献俘了。子伯一怒之下叛逃出了军队。凭借北戍军中学到的本事,他很快就在火龙岗拉起了一支十数人的队伍,专门与官府作对。

    有了名头后,子伯建立山寨娶妻生子,又过上了有家人的生活。历经近二十年,将山寨的规模发展成为荧泽的第一土匪势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