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不谋而合-《上古泰皇》
第(2/3)页
李沧向他靠近一步,或许是担心无法领悟对方的深意。于是决定靠近些,这样会听得更清楚一点。
“将寨墙改为砖石建造。这里与这里挖两处暗渠。”
顺着王诩手指的地方,李沧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接着话问道:
“大人是想将溪水引至城墙下方,汇聚一道护城河吗?”
“嗯!此处聚水既可抵御外敌,又可在干旱时用于浇灌田地。”
李沧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王诩继续讲解。手指在村子房舍的模型间来回笔画着。
“这几处修建水道,首尾相连。一来,百姓取水方便。二来,村子可免受火灾。”
这不是件小工程。为了防止溪水渗入地下,水道是必须用砖石来堆砌的。李沧很是忧虑,担心这样做会影响来年赋税上缴的时间。正准备提醒对方,却听王诩又补充说道。
“三来,若能连接淇水。戚城与此...半日可达。”
李沧大惊失色。刚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鄙尹究竟想干什么?开凿运河岂是儿戏?连接淇水虽是有不少的便利,但便利的同时也是危险。若晋人伐卫以水路南下,攻克戚城后便能快速顺流而下切入卫国腹地,威胁到朝歌。即便征发劳役的问题可以解决,但当今卫侯也不会坐视王诩在国都后方这般胡为。犹豫过后,李沧还是决定善意的提醒一下。
“此举甚险,大人还请三思。”
谁料如此严肃的事情,王诩居然嬉皮笑脸的拍了拍他的肩头。
“呵呵...李叔别太认真。小侄随口一说罢了。”
李沧整张脸瞬间垮了下来。心中暗骂,对方真是敢想,这也叫随口一说吗?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若是做成此事,先不说国君会如何处置他们?估计晋人做梦都会笑吧?不出意外,宋国会买凶杀人将王诩剥皮拆骨,试想谁能干出这般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情来?连接淇水,无异于将晋人祸水东引。卫国与宋国唇齿相依百年,速来友好。两个弱小的国家,和则存,分则灭。如此浅显的道理,他岂会不知?难不难就是为了吓吓自己?李沧这般想着,真是敢怒而不敢言。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戚城,同样站在沙盘前的还有两人。一人是曾经相赠车马的姬兰,而另一人则是她的兄长,卫国少司马姬舟。姬舟年长妹妹两岁,面容白净、剑眉丹唇,俊逸的外面,透着一丝病态的文弱。一身玄色劲装,身子更显孱弱。他稍稍轻咳了两下。此时妹妹正在向他汇报,纳贡献俘后,于朝歌觐见卫侯的事情。
当听到国主要求抽调北戍军一师兵马拱卫王城时。姬舟的眼皮猛地颤了一下,微小的表情稍纵即逝。
他的处境一直都是这般无奈。作为嫡子,却不能继承君位。由于先君宠溺小妾,将庶出的兄长姬费立为世子。先君过世后,他们兄妹三人,便被安排到了封邑。虽说面子上表兄善待她们,不仅此封了少司马的官职,还享有上大夫的爵位。戚城作为姬舟的食邑,足有一万户百姓。外人面前,更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不过这一切都只是表面。他明白,自己无非是作为宗室之人,在此募兵养马的摆设而已。想要平安的度过余生,除了忍,还是忍。
姬舟叹出口气,无奈的笑了笑。
“哎!给就给了,还能怎么样呢?一师兵马,胃口还真够大的。”
“君上命这师兵马携带辎重逾冬便立即开赴朝歌。”
说到此处,姬兰似有些为难,声音也随之变得轻柔起来。姬舟瞅了一眼妹妹,握了握拳,问道:
“怎么?难不成他还想要粮草?”
“粮草之事倒是未提。只不过府库钱粮尚不足支应一师兵马的辎重。”
姬舟缓缓松了口气。只要不是长期供给,他还是能接受的。
调派一师兵马拱卫王城,是需要按照大周朝虎贲精锐的标准装备士卒。每个士卒需配备长戈、竹弓各一把、羽箭十支、皮甲一副、还需准备被服鞋袜等物。一个军士的开销基本在2000钱左右。合计500万钱。是他的食邑三年赋税的总合。
春秋时期军队的编制与后世略有不同。为将者称将军,领一军之兵,为12500人,分5师。一师之长称师帅,领一师之兵,为2500人,分5旅。一旅之长称旅帅,领一旅之兵,为500人,再分5卒。
卒、偏、两、伍,这些都以“长”来尊称,分别为卒长领100,偏长领50,两长领25,伍长则是领5名士卒。精锐与普通的士卒略有不同,除了编制上。普通军队的建制则多以“乘”来衡量。一乘为三十人,由十名车兵率领二十名由百姓或是奴隶构成的步兵组成。步兵的装备简陋,士气低下,在战争中基本作为炮灰存在。春秋的战争更像是帮派间的斗殴,只要主力溃逃基本就是一边倒的局面。
姬舟悠悠的开口说道:
“兰儿无需担忧。巴蜀运来的楠木,不日便到。想必装备这些士卒亦是足够的。”
他们兄妹若是指望戚城那点赋税收入,估计早就饿死了。国主算的很精明,不会给他机会坐大,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君位。
春秋时期为何权臣当道?其实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薪酬制度。大臣被赐封土地与人口后,就要自力更生。既要服务于君主,又要打理好封地。可谓是全能型的人才。试想一个连治下百姓都不能管好的大臣,又如何管理好国家呢?
所以这帮人十分的了不起。不仅要在政府任职,上班时身处尔虞我诈的权利漩涡中依然从容不迫。还要在下班时打理封邑事务,快速让公司上市盈利。所以说,能在春秋时期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基本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尤其是些树大根深的氏族权贵。
少司马府的产业遍及诸国。他们在巴蜀经营木材的生意。在晋国私底下与当地的贵族开采煤铁。将楚国的皮货运至戚城贩卖。暗中倒卖越国的米粮。这些大生意,都是由姬舟出面一手操办。他是位闲散的宗室公子,经常被任命为使臣,往来于各国之间。私下为自己谋点利,结交些国外的权贵,算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
显然国主提出这样的要求,早已在姬舟的预料当中。好似打趣一般,他笑着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