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章 我给大家指条赚钱的路-《重生1983年》


    第(2/3)页

    谢东生让潘大章给大家说几句。

    潘大章说:“爱好文学写作,    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大家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写作中提高和进步。”

    “我们以学校黑板报做为我们的阵地,择优抄写在黑板报上。做什么都有一个过程,水平达到一定程度,    可以推荐到冈州市报刊杂志上发表,    或者到省报,    国家级刊物。”

    谢东生:“我们的小潘同学,    不仅仅是有名的诗人,在几个大刊上都发表了有影响的作品,    长篇小说也一直在连载。”

    “有这么好的老师在我们身边,假如不知道向他虚心请教学习,就是我们的损失了。”

    然后他让各位发表自己的想法。

    涂永媚举手说:“我是大章的语文老师,    平时也喜欢写写诗歌,然后投到报刊杂志去,    可是因为水平有限。每次都是遭退稿,有些是石沉大海。”

    “头段时间我把写的东西给小潘点评,    经过他点评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    重新做了修改,投到《冈州日报》文艺副刊,昨天收到被刊用的消息。”

    “取得了小小的进步,这其中离不开小潘的指点。其实小潘才是我写作路上的老师,以后我要虚心跟他请教。”

    她的发言让其他几位女老师也被撩抜起了浓郁的兴趣。

    纷纷表示以后要把写的东西,让小潘指点。

    十几个同学也在心内点燃了文学之火。

    潘大章跟大家说了准备提议县宣传部也组织一个文学小组,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出版一个县级刊物发行。

    他是俞督县唯一的作协成员,他的建议肯定会被采用。

    会议经过讨论,取得了共识。

    文学兴趣小组成员,可以不定期组织作品探讨会,要求大家每个星期上缴一篇短篇作品。

    由谢东生收集,组织几个老师选出写得好的作品,刊发在黑板报上。

    确实水平上乘的,推荐到市报副刊发表。

    一致认为值得推荐的,就让小潘点评。

    平时间也不影响他。

    半小时后潘大章结束会议,回到五金店。

    谷俻

    只见十几个贫困生,在五金店听温小芹在说话。

    “这几个店都是小潘一手开起来的,他没有拿父母的一分钱,是纯脆的白手起家。”

    “我跟他都在甫钱初中读书,以前我们过的日子跟你们现在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我家,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每个学期八九块钱的学费都缴不起。”

    “我们也是每个星期天,回家里背一个星期吃的米到学校饭堂,但是每斤米要付二分钱的加工费,有时候连这些加工费都付不起。”

    “所以我经常占大章同学的便宜,他经常救济我。”

    有同学禁不住好奇问道:“自己赚钱,谈何容易,    你们是怎样做到的。”

    要是赚钱有这么容易的话,    会有这么多的穷人吗?

    温小芹见大章回来了。

    于是对大家说:“大章回来了,    让他告诉你们他是怎样做到的吧?我先上去帮我姐姐做饭。哦,    对了,    你们几个吃了午饭没有?”

    十几个人都说吃过饭了。

    但是潘大章依然还听见有几个人的肚子在咕咕作响。

    作为以前经历过苦难的孩子,他也知道,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往往一天只吃两餐饭,中午都是饿着肚子的。

    于是他对温小芹说:“多煮一点饭吧!即使他们吃过了,肯定也不是吃的很饱。”

    温小芹想:再煮饭的话也来不及了。

    于是她跑去农贸市场买了一些包子馒头和油条,还有发糕。

    一大包提了回来。

    “大家别客气,吃这些也可以充饥。”

    潘大章也招呼大家别客气。

    他知道这些贫困学生,平时能够吃饱饭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奢望。

    但是众人此时脸露羞涩,听老师说潘大章替他们把学费缴了。

    现在又买东西给他们吃,个个都心怀感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