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登陆月球-《登陆格利泽》
第(2/3)页
现在那里有一个主工作舱,两个居住舱,一个电力室,一个储水室,一个储藏室,一个气闸室和两个温室构成,新一期的扩建计划还在进行。整座基地使用一块大型核电池供电,它的理论寿命是175.4年,也就是理论上说有生之年我们都不用换电池。
现在基地里没人,完全由计算机负责调节这里的温控,出现紧急情况还会通过地面指挥中心遥控操作。
距离上一批宇航员抵达这里已经过去了六个月,但是这里就像一个已经打扫好卫生的房间,随时可供居住。
根据联合国月球公约,月球上的设备是不分国籍和地域的,不论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共同使用,这一公约本想在其它近地轨道的航天器上也一并使用,但自从出了火星那起事件后,太空的情况也紧张起来,甚至发生过不同国家之间的航天员执行任务时擦肩相遇,险些造成相撞事件,而此前双方都没有得到提前通知。
这种情况目前在月球上还不会发生,因为各国的基地相距离都比较远,距离我们最近的fsa月球基地位于西经9.6度、北纬21.3度的雨海,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903千米。
月球上的地形复杂,交通很不发达,靠月球车从本国基地驶向他国基地几乎是不可能的,非国际合作的情况下本国宇航员是不会降落在他国基地附近的,所以想实现月面上的直接交流是不具备条件的,索性各国之间也就大方的遵守月球公约的规定,各安其分。
我们的基地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的月壤厚度在平均5米以上,是提取氦-3的理想地点,我们这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一台可以把月壤加热到700摄氏度的机器安放在月球基地,并开机调试,回程的时候争取带回一瓶从月球制好的氦-3样本。
随着太空船的不断悬停、调整,我们终于开始缓慢下落,摄像机视频里传来的画面中,月球的地表越来越接近,本以为会相对平静的心情却不由自主地激动起来。
我们已经进行过几十次降落模拟训练,当真正要踏上月球土地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
“进入快速调整段!”
我们眼见着从测距仪传回来的数字正在快速缩小,距离月表越来越近了。
“高度2000米!”
“高度1500米!”
“高度1000米!”
高放在紧张地报告着降落距离,随着距离的拉近,我们甚至逐渐屏住了呼吸。
“300米……200米……100米……”
“悬停!”舒政委终于发出了新命令。
火箭加大推力,努力把着落姿态调整至最佳,虽然技术已经很成熟,但还是感觉紧张。
“放下降落器!”
稳定的三角支架被打开,摄像头已经锁定了降落平台,这是一块平滑有八角形平台,上面有挂锁,会在飞船降落后紧紧扣住飞船的降落器,把飞船固定在平台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