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六章 有钱才能当老大-《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第(2/3)页

    肃清境内不稳定的因素,需要大量的部队和维护治安的衙役。部队在外打仗就是在烧钱,近六万护**的正规部队驻守凉州,这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完全依赖晋国的支持;招募来的衙役得给他们开俸禄,就算凉州武威以东六郡每郡只招募两千衙役小吏,那也是一万多人伸着手向刘虞要工资。

    保证寒冬到来时,凉国的百姓不会挨饿受冻,需要大量的粮食、布匹、棉花和牛羊皮毛。从凉国境内采购显然不太可能,原本就贫瘠不堪的凉州,经过董卓这些年的暴政和搜刮,哪里还有多少余财?

    开春之后恢复凉国的农耕和畜牧养殖,还得从晋国想办法。向凉国百姓提供马牛羊的小仔和耕牛、种子等生活物资,虽然数目较大,但以晋国如今藏富于民的政策,只要运作调配的方法合适,倒是很容易实现。

    想要给现在没有经济收入的大量流民提供一条挣钱的道路,最能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官府投资,在凉国境内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工程和筑路。这种投资的回报将会是长期和持续的,但缺点就是花费巨大,短期难以见效。如果没有当地官府作为主导,没有哪个人能单独发动的起来。当然了,富可敌国的赵兴不在此列。

    远在金城的赵兴,接到刘虞命暗影队员送来的加急情报之后,认真思考了刘虞提出的上述问题和解决对策,也明白刘虞这是转着弯地向他伸手要钱来了。于是赵兴立即向晋国相刘岱、农兵商金行大掌柜秦谊禄、太傅府大总管刘继礼、赵兴家族内库管事、五夫人糜贞,以及各郡太守分别去信一封,命令多方立即着手准备凉国急需的各类生活物资,比如粮食、布匹、药品等等,同时让相关人员做好发行首批国债的各项准备,一俟赵兴本人返回晋国之后,便开始向境内各家百姓融资筹钱。

    跟随在赵兴身旁的庞统,按照赵兴的提示和指点,十分麻利的写好了一封封书信,经过赵兴过目之后,盖上赵兴的印鉴,转身交予等候在外的暗影队员,发往晋国各地。

    一番忙碌下来,已到了夜里掌灯时分。赵兴让典韦吩咐下去,准备几样下酒的小菜,夜里好与庞统、郭嘉、太史慈等人一起聚餐。典韦领了命令,出帐跟负责赵兴伙食的醉仙楼大厨子仔细做了交待,然后便去唤郭嘉和太史慈前来赵兴大帐。

    几样精致的荤素菜肴,很快就被摆上了赵兴帐中,烫的温热地长河大曲也已经送了进来,酒香溢满了整座营帐,这时门外正好响起郭嘉与太史慈说话的声音。

    众人按照主次坐下,一边饮酒,一边聊起各自忙碌的事情。已经跟众人混得烂熟的庞统,口中嚼着五原牛肉厂生产的腌制牛肉干,有些不解地请教赵兴说道:“主公,统有一事不明,还请赐教。”

    赵兴滋一口长河大曲,转头看着庞统,有些诧异地说:“士元有何事不明,但讲无妨。”

    于是庞统接着说道:“方才执笔书写信件时,曾闻主公提到发行国债一事,对于国债以及融资筹款,统从未听人说起。但从信里可以看出,这个法子将会成为救助和推动凉国发展的重要途径,不知主公可否详细为吾等解疑释惑?”

    赵兴见庞统问的是关于国债的问题,于是赞许地点点头,放下手中酒杯,环顾了众人一遍,发现大家都是非常关注地看着自己,便淡然一笑,开始为大家答疑解惑。

    “所谓的国债,顾名思义便是国家向治下的子民借债。这跟国家向百姓增加赋税有着本质的不同。增加赋税,只是一种单方面掠夺百姓财富的行为,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降低了国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百姓忍受不了苛捐杂赋之时,便会与国家离心背德,甚至走上反抗的道路。”赵兴一脸严肃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