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心想立功晋升的武安国有些不悦地说道:“如今两军尚未接战,二位便如此心虚,岂不有负陶州牧所托,落下阵前畏敌的骂名!” 和事老王修赶紧出来打圆场:“武将军勇气可嘉,元龙和子仲也是为了保全青徐军,大家切莫伤了和气,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如今吾已接了军令,无论如何这一仗都是要打的,如今之计就是尽量将青徐军的伤亡降到最低,不辜负了两位州牧的期望。”太史慈开口说道。 “太史将军,武某不才,明日愿领一万士卒攻关登城,一战而下壶关,立不世之功!”武安国主动向太史慈请战。 “好,难得武将军如此勇武,明日便由你率领士卒向壶关发起攻击。”太史慈被武安国这句话堵住了嘴,只好勉强答应武安国的请战要求。一场阵前军议于是草草收场,青徐军众人各怀心事离开了太史慈的大帐。 到了子夜时分,太史慈仍然不卸甲胄,端坐于中军大帐之内,仔细地看着一本孔融临行前特意送给他的书籍,书名竟然是《赵氏统兵五字精要》。太史慈临行前,孔融私下里专门向他交待过一句:“逢赵莫慌,见机行事。”搞得太史慈一头雾水,也不知孔融这个老家伙打的什么主意。 正在凝神看书的太史慈,忽然眼角微微一动,一个鹞子翻身躲进了油灯照不到的暗处,盯着大帐一处阴暗的角落,沉声说道:“来者何人,如此鬼鬼祟祟,难道不知吾手中短戟之利!” 黑暗之中,一个陌生的声音响起:“逢赵莫慌,见机行事!” 太史慈听闻来者此言之后,眉毛一挑,谨慎地问道:“来者可是并州的客人?” “在下镇北将军麾下华卫国,丰主公之命,今日特来拜会太史将军!”亮明了身份的华卫国大大方方地走出阴影,来到了大帐的中间。 见来人两手空空,一脸轻松地走到了明处,太史慈于是不再怀疑,也来到了明处,抱拳向华卫国行了一礼,开口说道:“华兄弟好手段,竟然可以无声无息地潜入主将大帐之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