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被炸塌的山体也依然有数十丈高。 沿途陡峭、地形复杂。 寻常民夫苦役倒是可以攀爬,但开采了煤炭之后想再运下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苏牧皱着眉毛问一名士兵:“如果从这里采挖,你们的人一次能背多少煤炭下山?” 来的路上他专门了解过,大烈是没有什么像样的重机械的。 从山上挖石头下去,靠的还是肩扛手提。 非常辛苦。 李广看看面露思索之色的士兵,接着苏牧的话,语气温和的引导道: “量力估计便可。” 士兵掰着手指算了一会儿,回答: “以寻常兵士的体力来说,一趟背百余斤不成问题。若是精锐,可背负两百斤。” 山间腾挪移动,对体力消耗极大。 所谓精锐,就是炼血境的战士,体力绵长,但力量依然有限。 这个估计略显保守,但很合理。 “换成苦役,最多五十斤。”苏牧沉吟了一下,“用蛮子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目。” 当然,这只是运输。 还不算采挖和休整的人手。 采挖的速度比运送要慢很多,把这个层面也算进去,每天的产量就很有限了。 可惜没有挖煤的重机械……苏牧又一次感受到了现代工业对小农业体系的碾压。 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诸冶监令李苍松,终于找到机会,算出来一个数字: “类比铜矿采挖数来算,此处每日出煤最多大约两千斤。” 说完,小公鸡一样昂首,淡淡地“哼”了一声。 两千斤,这么少……众人失望地摇头。 你们没有木牛流马什么的吗……哦对,这阵儿还不到三国呢……苏牧想了想,把视线投向了气质沉静优雅的眼镜娘。 墨无暇是个体己人。 她心想,苏先生这是在考校我这些日子的所得…… 于是懂事而乖巧地越众而出。 红润的唇瓣轻启,迎着苏牧的目光说道: “最近一段日子,看经典力学中的滑轮组几章,有些想法正好可以拿来印证……” 见到苏牧含着笑,目光之中充满了鼓励,墨无暇挺了挺规模巨大的胸脯。 充满信心地继续道: “在山上架设滑轮,直接连通地面,有煤矿挖出,直接装篮运下山去,可节省人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