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技术有时候也需要放卫星-《1991从芯开始》


    第(2/3)页

    “数据拿回来之后,这边就一直在学习。”

    席小丁指了指试验台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因为我们所有的框架都是基于winos+yx架构的,所以在笔记本上跑也一样。”

    这时孙晓川插嘴问道:“那山总,是不是意味着今后的汽车要装一台电脑主机?”

    “差不多,而且满足自动驾驶的主机还能够玩游戏呢。”

    说话中,席小丁打开笔记本屏幕,只见上面正在不停地跑着机器学习。

    “还好上午他们才给我弄了一下,记得怎么调出来。”席小丁笑了笑,退出学习,启动了测试程序,又同步了视频后进入调试模式。

    只见测试界面中跳出了一个简单的方块,方块的右边不断地刷新着诸如“左传,回正,右转,加速,保持”等等指令。

    在场的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笔记本,又看着前方的电视——就算是傅振华,都已经能够理解,这是自动驾驶ai在根据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模拟驾驶”。

    看了三分钟后,苏远山抬头望向席小丁:“按理说,这种可视化的测试是没必要的吧,直接对比数据可不就行了……这得浪费多少时间啊。”

    席小丁呵呵一笑:“有必要,因为这才能直观地给外行展示。”

    苏远山:“……”

    “好吧,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要满足你所说的,让人脱离方向盘和油门,让车跑起来,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实现了。”

    相比孙晓川的震惊和兴奋,苏远山却听出了这句话的问题——“理论”上实现。

    那技术上还没实现。

    “那技术上呢?”

    “技术上……坦白说,我觉得,我们不能冒进。”席小丁认真地道:“你要知道,过测试是一回事,实际上路又是一回事——就算现在夜明珠路那边的试验场已经修好,第一台搭载ai和全套传感器的车也马上要出实验室,但这玩意……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啊。”

    “嗯,这个是必然。”

    苏远山轻轻呼了口气——既然知道汽车实验室那边已经准备ai上车,那他就松了口气。

    别看席小丁说得这么“大义凛然”,作为一个“老”工程师,苏远山对搞技术的人的心态门儿清——只要技术能够落地,那谁都希望早点退出市场,让全世界都看一看的。

    “但技术的发展有时候是需要放卫星的。”苏远山呵呵笑道:“你就告诉我,那车什么时候出实验室?”

    “……明天,今天这里就是跑数据的最后一天。”

    “ok。那明天我去看。”

    苏远山说着顿了顿,回头看着孙晓川和傅振华:“傅哥你就先回家陪嫂子吃饭吧,我请孙工在这边随便兑付一下。”

    *

    *

    第二天,苏远山和孙晓川,席小丁一起抵达天驹实验室,亲眼见证了ai上车的过程,然后看着全副武装的试驾员坐到汽车驾驶位上,并在训练场地启动了汽车。

    数据,自然是通过无线网络及时传回到笔记本这边的——直到这时,苏远山才体会到可视化的那个小方块有多么的有意义,他能够轻易地从训练场上汽车的表现来判断出ai的处理方式。

    当然,他身后的一大帮人,看重的更多是ai背后处理的逻辑。

    “w,准备好没?准备好了我放大招了。”

    领衔测试的ai团队大佬叫肖灿,同样是潘多拉的12级大佬——当初和马孟起一个小组,因为比马孟起晚了一年进潘多拉,因此十分不服气,在马孟起独走带领精卫实验室后,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一任的机器学习组的负责人。继而成为了ai驾驶团队的实际负责人。

    对讲机传来试驾员的声音:“准备好了。”

    “ok,兄弟们,丢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