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天时地利人和-《大秦:皇榜出世,你爹我是秦始皇》


    第(3/3)页

    但是嬴政用自己卓越的政治智慧摆平了各方势力,硬是走出一条一统中国之路。

    这期间他剪断了嫪毐和吕不韦的羽翼,摆平了华阳夫人对他的牵制。支走了掣肘自己的赵姬。

    当完全掌权之时,秦始皇的雄才大略才得以展现。

    秦国最早想灭的国家必然是韩国。

    韩王当时担心秦国会灭掉自己的国家,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妙招”--将自己国家新修水利的能手郑国派入到了秦国。

    其实原本想让郑国大兴水利,已达到让秦国耗尽财力,无法再对韩国用兵的目的。

    但是郑国在韩国时就郁郁不得志,而到了秦国则被当成了万人敬仰的英雄,郑国渠自然新训感激。

    最后郑国修建的水渠非但没有使得秦国陷入财政危机,反倒是八百里秦川解决了粮食自足的问题。

    在那个封建年代谁有粮等于就有了后勤补给保障,所以秦国能一统天下,郑国的功劳功不可没,他是奠基人。

    虽然郑国渠修渠成功,不过他的细作身份也被嬴政调查出来。

    如果换做是普通帝王的话,郑国的下场必然是掉脑袋,严重的甚至是车裂。

    而郑国渠也会被当做汉奸工程被一并捣毁。

    但是秦始皇一没杀掉郑国,二没毁掉郑国渠。

    因为他知道郑国和郑国渠对于秦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而郑国没有被当成奸细,反倒是被嬴政推举成为秦国第一水利师。

    当年秦始皇对郑国说:“你能修渠就是对秦国的贡献,能加入我秦国就为秦人,是我秦国的万幸,有了你的帮助,攻灭六国,已无忧已。”

    之后郑国便留到了秦国,接着他便将进水引入到关中平原地区,八百里秦川,有了渠谁灌溉粮食产量年年递增。

    反观韩王眼光短浅还昏招频出没让秦国国力空虚,反倒给了秦国统一中国的机会,他们不亡国谁亡国?

    不过也能从嬴政对待郑国的态度看出这位帝王的胸襟到底有多么宽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