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喜讯”-《大国重工:崛起》


    第(3/3)页

    最后就是测试机翼飞行控制、动力系统的性能,然后就是保证它们能够联动工作良好。

    基本到了这一步,飞机也快出厂了,整个装配时间要用五天。

    在朱雀战机总装配车间有五个装配工位,可同时组装五架朱雀战机,一个月能制造最少24架。

    这种大飞机装配工艺目前还无法实现全自动化,有人工参与,装配节奏就快不起来。

    朱雀战机的装配不同于精卫无人战机,后者体积小、内部空间更小,可采用上下机壳分离,把内部系统安装完成后,上下机壳合拢焊上即可。

    朱雀战机体积和内部空间巨大,如果要保证机体不在高速飞行中解体,就只有制造成一体式,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

    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总装配难度,机体的制造过程也非常麻烦。

    所以能保证一个月产出二十几架,已经很不错了。

    好在朱雀战机最终列装数量不会超过三千架,一年生产200多架也能满足逐步列装的需要。

    9月16日。

    东海工程二期项目传出喜讯,第一架朱雀战机下线了。

    邓总、万总等公司领导连同东海工程的项目成员齐集朱雀战机总装配车间。

    由钟成最后拔掉了被命名为朱雀一号的第一架朱雀战机机体上的检测电缆,宣布朱雀战机问世了。

    随后朱雀一号被重型转运叉车运出了总装配车间,被放到了厂区内的专门机场上。

    说是机场,其实就是只有四个足球场大小的停机坪,有五十个机位,可供五十架朱雀战机起降停放。

    因为朱雀战机用不着五六代战机需要的几公里长的跑道,它们可以垂直起降。

    朱雀一号被放置在一号停机位上,16根支撑气缸柱被压缩到只有2米的高度。

    机身最终定型为机长18米、翼展24米、机身高度2米,通体黑色,就像一支巨大的怪鸟蹲伏在地面上。

    工程师最后一次用仪器进行了检测,确定没有问题。

    起飞准备就绪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