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节 李陵初触敌(4.4K)-《汉柏》


    第(2/3)页

    他们要去清扫车师国内,以及附近的敌方残余力量。

    他们的任务并不是一直待在交河城,他们的任务是东天山与西天山之间,车师通往东且弥的这一段要道。

    他们的任务也并不是一直驻守在平原要道上,骑兵不能一直待在城中,也不能一直驻守一个地方,他们需要随时流动着。

    尤其是此刻的他们。

    他们需要游荡在附近,保证这要道不被敌人占据就可以,再清扫进入车师国境内的敌方兵马,以及不明兵马。

    所以说他们的任务还是很忙的,需要一直不停的游荡。

    而且他们就是保证这条要道的唯一力量,霍嬗并不会派遣其他的力量守护。

    东且弥那边准备留下的兵马,他们对付的方向是西边的各国,并不会涉及此地。

    再说,东且弥距离这边要道,还有着两三百里呢,有些太远。

    这条要道不需要全部占据,不被敌方占据,有己方力量就行。

    这样的话,就算是有兵马想要在要道西边堵路,这四千兵马是一个非常大的威慑。

    总的来说,骑兵和步兵的方法不同,如果是步兵,霍嬗肯定是会驻守要道的。

    但是骑兵,不能驻守,得动起来,跑起来的骑兵威慑力才最大。

    因为你不知道这支骑兵会从哪儿会冒出来,给你致命一击。

    ………

    而就在霍嬗这边正往东且弥赶的时候,李陵那边已经通过了东天山,正在追赶匈奴,距离匈奴兵马不足两百里的路程。

    不过被李陵打退的匈奴兵马,没有干掉,原路返回的那部分,有一些已经回到了匈奴大军中。

    匈奴大规模兵马的速度还是比较慢的。

    当然,那是跟霍嬗相比,霍嬗轻装简行,一日狂奔两百里,但是匈奴可是在拖家带口,一日行百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也是霍嬗能够追赶上匈奴的主要原因,要不是期间灭了两国,耽误了一日的时间,这会估计早就到了东且弥。

    今日是八月十四,霍嬗距离东且弥不足两百里的路程,而匈奴的兵马,还需要近七百里才到。

    这也跟东且弥偏南边有一点关系,霍嬗这边更近一些。

    霍嬗近个一百里,匈奴远个一百里,这加一起两者就差两百里路程了。

    这七百里,不能算是七百里,四百里差不多。

    因为霍嬗要灭了东且弥附近的这四国,这覆盖范围就三百里,所以四百里差不多。

    至于剩下的几个国家,地方要更北更东,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霍嬗准备把战场放那儿,反正你十国是一个也逃不掉。

    而这四百里的路程,以匈奴的速度,起码要五日时间。

    就算他们得知情况加快速度,但还有李陵拖后腿,不可能让他们太快。

    所以这四百里最起码要五日的时间,宝贵的五日,霍嬗能干多少事啊!

    一日赶到东且弥,两日内灭了四国,还有两日准备时间,完美。

    而这就需要李陵的拖延。

    ………

    “少卿,你觉得如何了?”

    李陵听到苏贤的话,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可以了,我们得加快速度了,如今我军距离匈奴兵马一百四十里路程,有些太远了,咬不住他们,得拉近一些。”

    苏贤也是点头认同。

    “那就这样,我带一部先行,你带二部后行,先隐藏起来往北方那边走,我要是被缠住了,你就继续追击。

    就算是不能拖住全部匈奴人,也要牵扯一部分。”

    “行!”

    两万李陵麾下后军开始分兵,一部在李陵的带领下开始加快速度向前追去。

    而二部在苏贤的带领下,并没有加快速度,保持原有的速度,开始往北方偏移。

    经过半日的追赶,后军一部与匈奴的大军渐渐拉近,己方的斥候已经蔓延到了匈奴大军不远处。

    “报~”

    一个身背旗帜的将士奔入军中,直奔李陵而来,来到李陵不远处以后拉住缰绳,简单拱拱手说道:

    “禀报将军,匈奴大部未停,分出兵马直奔我军而来,数目约在两万左右。”

    李陵确实是将军,但是是霍嬗封的,不过他手里有诏书,跟刘彻封的一样。

    不光是李陵,赵充国也被封了将军。

    李陵是骁骑将军,他祖父李广用过的封号,这个封号可跟后世不一样,只是一个封号。

    就跟轻车将军,材官将军一样,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

    不过把李陵感动的不行,将军可不能轻封,更别提这还是他祖父用过的封号。

    而赵充国是鹰扬将军,这个可真就是霍嬗初创了,以前没有出现过,最早记载还是三国时期。

    李陵听到斥候的话以后连忙问道:

    “匈奴兵马有多少,可探清了?”

    斥候面露难色:

    “回将军,未曾,实在是太多了,漫无边际,全都是匈奴人,但目测估计不在十五万之下。”

    李陵也没有怪罪斥候,行进中的大军确实不易探测,尤其是匈奴人这种,还赶着牛羊马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