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的结局自然是全军覆没,在大将军来护儿的率领下,由齐王杨暕留京监国,将来犯贼寇一网打尽。 洛阳毕竟是个国都,别说区区三万人马,就算是三十万人马来犯,你想轻易啃下也绝非易事。 …… 马邑郡,马邑城。 一把猎猎飞舞的狼头纛,悄无声息的升起,取代了原本的‘隋’字大旗。 与此同时,一队突厥骑兵鱼贯而入,看规模判断,约有三万人。 半月前,马邑郡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开仓赈贫,驰檄境内,得兵万余人。 随后又与东突厥联手,攻下定襄,彻底消除了东突厥在北境一带的阻碍,进而为东突厥打开了掳掠中原的大门。 攻下定襄后,东突厥始毕可汗为了扶植地方割据势力,册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送他“狼头纛”,还赠了三万骑兵,供刘武周发展壮大。 城头上缓缓升起的狼头纛,已经证明了刘武周反隋的决心。 如果说之前只是暗藏异心,那现在可就是真正的把造反一事,摆到明面上来向天下宣告了! 只不过由于造反起事的人太多了,杨广就算知道这事,也分身乏术,没那么多精力对付他。 马邑郡太守府内。 此时太守府已经被改成了刘武周的临时行宫。 都被册封为了定杨可汗,等于一方诸王,自然该有自己的行宫。 大堂改为了朝拜,议政的临殿。 刘武周衣着一身龙袍,高高在上的坐着。 虽未立国,但排场得有,文武百官全封了个遍,不管怎么说,先过过当皇帝的瘾再说。 “参见可汗,参见吾王!” 由于这临殿太小,文武百官站不下,所以一部分干脆站在外面,颇有一种强行装逼的感觉,虽然像是挺像那么回事的,但太牵强了。 其实所谓的文武百官,大部分都是滥竽充数的,真正有能力的没几个。 但架不住人刘武周开心,那一脸春风得意,高兴的扶着自己的胡须,倍儿爽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