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辱人者,人必自辱!-《大胤压棺人》


    第(2/3)页

    虽说茅坚石三次科举都没有中第,可并不是他真的没有才学,而是他不谙世事,不懂得打点关系,更或者是没有这个能力去打点关系。

    虽说大胤对寒门子弟放开了门槛,可若不是书香门第亦或是权贵之家,又岂能如此便宜的平步青云。

    而更为重要的是,茅坚石既是文采尚可,可他一向足不出户,对世事百态知之甚少,但凡作答皆是纸上谈兵,空有高谈阔论,却没有可佐证的依据,尽是华而不实,故而每每皆是差了那么一步。

    可文人墨士,终究是学有所长,以茅坚石的底子,即便没有中第,却也足以维持生计。

    像县城之中的账房先生,因为牵扯钱财之物,或许需要高士举荐,方可能够胜任。

    可若是在穷乡僻壤中,代笔书信,点挂门联,亦是可以为之谋生。

    或许比之压棺的酬谢相差甚远,但若是养活一家三人却是不难。

    只可惜,茅坚石便是那传说中的死脑筋,从小四书五经,却不求甚解,养得一股子清高,不懂变通。

    从前不是没有人求上门来,让其代笔,然而却是被他不知好歹的激走了。

    因为在茅坚石的前身看来,其攻读圣贤之书,乃是为舒展一胸中报复,岂可为五斗米折腰。

    久而久之恶了那些与其相求之人,等到茅坚石终于逼得无路可走,方才渐生悔恨。

    然悔恨萌生,他却又放不下面子回头服软,最终把自己给逼上了压棺这条绝路,真是可恨又可笑……

    茅有诚的话并没有在茅坚石心中生出半点涟漪,若是穿越之初,没有遇上凶煞之事,他或许也就行那一般人生。

    可如今,茅坚石半只脚已经踏进去了,再想抽身便绝对不可能了。

    试问谁会放着眼前的长生之道不去觅求,而为了黄白之物庸碌一生呢?

    通过周家那口尸棺,他已知晓凡俗之别,接触了在世俗之上的一页篇章,哪怕也还仅仅是冰山一角,却是给茅坚石敲响了警钟。

    若是在这世界甘愿平凡,或许能够一时温饱,但真若遇上了祸事,或许连自保的能力都不曾具备。

    更何况,在周家那一关下来他的寿元已经不再二十五了,再有八年若是不见增长,便要死于非命!

    是想周家这般在丰登县的豪强,可若是遇到非人力所能及之事,还不是黔驴技穷,若不是茅坚石掺和一脚,纵然能平了祸事,必然被那压棺师扒去一层皮。

    而在之前,被周家哪怕是小小一管家都能随意欺凌的茅坚石,随着其展现出了非凡之力,周家在态度上的改观便一个天一个地。

    所以,摆在茅坚石眼前的路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唯有成为那上掌玄黄,下御阴阳的得道之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