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脑海里面过了一次,也觉得林凡的这个看法是正确的。 农村包围城市! 过了好一会儿,攀主任这才回过神来:“你的这个建议太好了。 我一定会把这个建议提交上去,至于你说的收拢溃兵,收拢武器、弹药。 我也会着手准备的。” 林凡微笑着站起来,准备走了。 全程姬无敌就是一个工具人,什么都不敢问。 什么都没有说。 只是静静地喝了一杯苦苦的咖啡。 攀主任看着林凡坐的不是他自己带来的那些人的黄包车。 而是坐的在外面等客那些普通车夫拉着的黄包车。 这是一个非常小心的人。 这个时代的上海滩,已经是一个不夜城了。 攀主任走出咖啡厅的时候,时间已经快到十一点了。 外面的街道上,还是有不少人,行色匆匆,也有不少人正悠闲地坐在黄包车上,不知道是出门还是回家。 张柏亭、何香凝两人走的时候,刚刚九点过一点儿。 因此他们并没有看到后来发生的那一幕,不过这并不影响何香凝打电话。 她是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常凯申那里的。 常凯申默默地听着何香凝转达这个自称龙组林凡的人:证实我部明码发出来的消息是真实的。 听到电话那头传过来的话语:最不想要看到什么的结果,敌人就一定会向这个结果努力。 他想到自己的现状:这个时候,如果鬼子真的增加一个军的兵力来华中。 那些自己最不希望看到的:确实就是它们在杭州湾登陆。 如果说鬼子真的要增加一个军,自己希望他们能够还是从吴淞口登陆。 按部就班地出现在上海各条阵线的正面,而不是出现在杭州湾,出现在自己大军的背后! 想到这里,常凯申感觉到后背有些凉,仿佛那些鬼子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的背后。 放下电话后。 他立刻召集人员在作战指挥室里面开会。 会上,常凯申开诚布公地把这些天关于我部的消息全部说出来。 实际上,这些天他所知道的,也只有两份明码电报。 另外就是证实了两份电码上面的两份战报成绩一份准确一份错误。 关于江湾机场的战报,据确切消息:鬼子伤亡也是近二千人。 而不是这个“我部”通报的五百多人。 虽然事情透着蹊跷:机场死亡的鬼子当中,竟然还有一支陆军大队一千多。 但这个消息的来源确切,常凯申宁愿相信这个消息。 另外就还有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日本新组建的第十军,五日要在杭州湾登陆。 这个问题再次摆上桌面上讨论起来。 常凯申手下的这些将军中,唐生智将军第一个表态:这是鬼子的阳谋,让我们现在已经十分紧张的兵力,抽调回去布防杭州湾。 它们将会从正面把我们击溃! 杭州湾我亲自去考察过的:那个地方穿着水靴子就能够在河里面乱走。 三百多年前的倭寇从杭州湾登陆:是因为他们使用的全是冷兵器。 辎重不重,因此能够得逞。 现在的日军,战车、汽车、火炮这些重装备,想要在杭州湾登陆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们真的抛弃了这些登陆上来,遇到我军的话,将会不堪一击。 鬼子从杭州湾登陆那就是送死! 另外他们在上海已经有了两个完善的登陆场地。 如果这些鬼子真的想从杭州湾登陆,早就第二次开辟登陆场所的时候,就应该从杭州湾登陆了。 因此我认为这是鬼子的阳谋,就是想要我们放松正面防护。 这些天鬼子的进攻力度少了许多,说明他们也在等待着战场上的变化。 也许鬼子等待着的就是我们调兵回防。 然后乘机出击,打我们一个乘虚而入。 唐生智一个人就把整个局势说出来了。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的:第一:九一八事变前,陆军大学驻扎北平。 聘请的日本高级军官当战术教官。 在一次醉酒之后,讨论到国防时,这位教官说道:金山卫、大鹏湾、北海都是登陆的好地方。 由此可见:鬼子侵略我国的心思由来以久,也可以证明杭州湾确实在鬼子制定的战略计划当中。 第二:现在敌我双方僵持着的时候,如果鬼子真的增加一个军。 确实是增加到杭州湾,在我大军背后登陆起的作用最大。 反对、赞成鬼子登陆的意见都各有依据。 被常凯申比喻为自己佩剑的代笠,代先生站出来:“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找到我部的线索。 也没有收集到关于日本人成立第十军的消息。” 这就让常凯申非常为难了:选择竟然最终还是要让自己来做? 虽然他知道:现在整个华中,自己确实最不愿意的就是在沪西背后出现一支鬼子军队。 但是他又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万一这真的是鬼子的一个计策呢? 想到自己干脆利落地反对了陈诚关于撤军回到两条国防线上坚守的决定。 常凯申决定相信老唐一回,老唐为人正直、做事踏实、能打善打敢打,胆子眼光都是非常好的。 要不然,他也不混到现在的一级上将了。 常凯申再次下达了命令:让杭州湾驻守的连队注意观察和防范。 他已经把希望寄与在“我部”的这个消息,是假消息了。 跟常凯申的态度相反:远在陕北的这些人,完全相信了“我部”发出来的这两份电报。 特别是刚刚攀主任发回来的电报,这封电报里面,把林凡今晚代表特种连给组织上缴的四十万美元,只是轻轻提了一句。 更多的内容集中在林凡对华中战场的分析,和对整个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里面战局发展的预测:鬼子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会不断的进攻、占领各个大、中城市和交通节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