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仅仅是多出了一个数字而已,所造成的表达,就多了十种。 当数字的数量越来越多,所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文字同样也是如此。 数量决定了文字所能表达出的意义,会有多么的复杂。 两个单独的汉字,能够表达出的意义明显是有限的。 但是四千个成熟的文字,能够表达出多么复杂的含义?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提及文字的词性之前,做出的假设。 如果再加上词性,语法,能够表达出的含义,超乎人的想象。 甲骨文,所具备的词性,相当复杂。 现在所说的所谓名词,动词,代词,副词等等词性,全部被包含在其中。 那么,甲骨文字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并非如此。 甲骨文字并不等同于象形文字。 准确的说,象形字,仅仅是甲骨文字的一部分而已。 甲骨文字之中,已经具备了指事字,会意字,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形声字。 象形文字单薄的文字含义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文明的发展,甲骨文字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突破和创造,是非常令人惊讶的。 《说文解字》之中,描绘古人造字,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当象形文字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之时,它的消亡就已经只是时代问题。 而更加符合时代,能够表达出特定含义,有着更复杂功能的甲骨文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文字书写在特殊的载体之上,在无法做到三维的创造之前,二维的世界,便是文字的栖身之所。 而在这个二维的世界之中,古人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将人眼中所见的三维世界,通过智慧和手段,压缩到二维的世界之中,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在那个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古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对文字进行创新创造,最终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汉字文化。 二维之间最终生成的方正,不仅仅代表了汉字的形体,还象征着古老东方独有的人文精神,烙印在三千多年的时光之中。 一九二八年十月,在那个弥漫着战火的岁月里,安阳小屯村的考古发掘,已经拉开序幕。 一众学者,怀着对甲骨文字的热情,带着对那段神秘历史的探究,投身进轰轰烈烈的考古大潮之中。 而在这座埋藏了三千多年的神秘国都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让人惊喜的东西。 刻画在龟壳牛骨上的文字,经过三千年的岁月洗礼,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这些由殷人刻划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占卜记录,是商王及贵族,与鬼神互通的信件。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大都刻在龟的腹甲,或者刻在牛的肩胛骨上。 这些用以刻字的腹甲和牛骨,都经过了仔细的打磨。 而在这些记录着占卜的卜辞之中,有一组字的破解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就是“贞”字。 很多人看到这个字,下意识的会联想起什么贞节牌坊。 实际上,在《说文解字》之中,这个字的含义,和卜问有关。 “贞”字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 而在“贞”字之前出现的文字,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在“贞”字之前出现的文字,到底会是什么意思? 有的学者认为,“贞”前面的文字,应该也是卜辞的一种,代表着占卜的含义。 而有些学者,根据甲骨之上不少“贞”字后面内容的重复性推断,“贞”字之前出现的,应该就是具体的人名。 即做出卜问的,是某一个人。 即“贞人”! 这样的人,有很多。 他们背负着君王对占卜结果的期待,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甲骨文中,有一句对战争的占卜: 己亥历贞:三族王其令追召方,及于。 这其中的历,就是贞人的名字。 而在所发现的甲骨文字之中,人们一共发现了128位贞人的名字。 而发现贞人的学者,名叫董作宾。 这在整个历史研究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贡献。 通过对这128位贞人的研究,学者完成了对盘庚迁都之后商朝两百多年历史的确认。 完美的证实了《史记》上面记载着的商朝历史的正确性。 那么,商代占卜的过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