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安静,无比可怕的安静。 现场的所有人,都大睁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说出这番话的易泽。 每个人心中都闪过这么一个词。 不可能! 这如何可能? 灭尽六国,强盛至极的大秦帝国,怎么可能会二世而亡? 国祚,只有短短的一十四年。 这与始皇帝猜想中的千世万世,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始皇帝脸上写满了痛苦,目光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很想劝说自己,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奇装异服的年轻人在欺骗自己。 但是易泽这样做又有什么原因呢? 始皇帝痛苦着,内心中还报有着一丝的幻想。 万一呢? 万一就是易泽对他的欺骗? 万一这只是一个后世人对祖先的玩笑? 他声音颤抖,犹自复问一句:“你,你可是骗孤?” 易泽知道始皇帝心里难受,更明白他此刻心中的难以置信。 这位开创了中华大一统伟业的帝王,一生之中不弱于任何人。 在他眼中,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也应该如此。 始皇帝未能得到梦寐以求的永生,但是,他的帝国,他的大秦,会代替他永久的存续下去。 在长生之梦破碎的那一刻起,始皇帝所有的执念,都挂在了这庞大帝国身上。 他要让帝国千世万世的传承,要让大秦的明月,世世代代的朗照后世子民。 秦国的鹤已然被黄土所埋葬,但这大秦的赳赳秦风,势必会在华夏大地上永久的吹动。 如今,一个后世晚辈,来到了他的面前,将他唤醒,然后,告知了一个残酷到不可能的事情真相。 始皇帝的大秦,没了! 仅仅一十四年,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便被后人取代,彻底的成了过眼云烟。 这叫他如何敢信? “不可能!不可能!不会这样的,孤的扶苏,不会如此无能,定是你欺骗孤!定是你欺骗孤!” 始皇帝状若癫狂,目光中满是痛苦与彷徨,他看向易泽,又道: “孤以严刑峻法治天下,使万民之仇怨,尽皆归于孤之一身,只要扶苏即位,推行仁政,万民必定会对他感恩戴德,岂会反他?” “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孤之大秦,十四年而亡?扶苏都干了什么?” 始皇帝若哭若笑,大声质问着易泽。 此刻,易泽忽而觉得有些悲哀。 始皇帝一生,坎坷悲惨,幼年之时便被父亲抛弃,在母亲的保护下,东躲西藏,受尽欺辱。 等到其父亲登上王位,嬴政回国,却不料想,父亲突然命丧,年仅十三岁的嬴政,登上王位,是为秦王。 但此时,朝政为吕不韦把持,嬴政虽为秦王,却并无实权,饱受辖制。 之后敬爱的母亲,竟同嫪毐私通,再一次伤害到了嬴政内心。 因此,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一生之中,于亲情之上,饱受打击。 也无外乎其不善于表达情感,也一生未立皇后。 但是,身为始皇帝,在得知长生无望之下,他同样为扶苏铺好了路。 恰如他所言,扶苏行仁政,则万民归心。 而暴政苛刻、严刑峻法的始皇帝,则带着百姓无尽的怨恨,沉眠地下。 此刻,嬴政红着眼,质问着易泽。 他不明白,他有万般疑惑。 扶苏是他的长子,生性宽和爱人,又怎会看不清大秦此刻的弊病。 莫非,扶苏与他一般,都严刑峻法? 始皇帝死死盯着易泽,等待着他的解释。 回笼心神,易泽看着眼前心有不甘的始皇帝,长叹一声,解释道: “始皇帝三十七年,秦始皇于沙丘驾崩,享年五十,临死之时,传下遗诏,命扶苏即位。” “然始皇帝身边内侍赵高,劝说胡亥说服李斯,篡改遗诏,矫诏命扶苏自尽,立胡亥为帝。” “胡亥登基,为秦二世,自此赵高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大秦二世而亡,国祚一十四年。” 三句话,便将当时波谲云诡的事实一一点明。 而在始皇帝耳中,这三句话,却不亚于晴天霹雳。 “混账,混账!” 始皇帝失声痛骂。 此刻哪有什么帝王威严,在得知扶苏自尽之后,始皇帝便明白,一切都完了。 胡亥是什么性格能力,他一清二楚。 若说当个闲散的贵族,游手好闲,那丝毫没有问题。 但是,若是要他登临帝位,执掌一国,那绝对不行。 “好一个赵高,当初就该听蒙恬之言,将之诛杀,也不至于酿成如今惨祸!” 始皇帝顿足捶胸,后悔不已。 当初赵高因为议论朝事,为蒙恬所见,蒙恬当场便要拔剑斩杀。 若不是始皇帝看赵高聪明伶俐,甚会揣摩心意,得其欢喜,这才保下赵高一命。 现在看来,始皇帝这是养虎为患! 偌大基业,竟在转瞬之间,崩塌殆尽。 而宽和爱人的长子扶苏,同样为奸人所害。 面对着悔恨不已的始皇帝,易泽也只觉得惋惜。 扶苏贤明宽和,素有声望,若是他即位登基,施以仁政,或许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 只可惜,一封矫诏,扶苏自杀,十八子胡亥即位,赵高把持朝政,对天下百姓,更加盘剥。 以至于天怒人怨,起义不断,庞大帝国,二世而亡。 现场所有秦军将士,在听到大秦二世而亡之后,也都发出了悲戚。 特别是知晓扶苏为奸人所害,被迫自杀,更是怒发冲冠。 但此刻,又有什么用呢? 大秦已经完了,庞大帝国早已经消失在历史尘烟之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轰隆隆! 雷霆炸响,黑云如墨。 大风涌荡,骤雨袭来。 一如此刻始皇帝的心情。 阴郁,绝望,又有着不甘。 此刻,大雨之下,所有人都这么静默的立着。 豆大的雨滴毫不留情的击打着众人的肌肤,然而没有一个人躲避,也没有人出声。 悲哀的情绪,在大雨之中蔓延开来。 大秦,就如同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般,以狂暴风雷之势,席卷了整片天地,而后,又极快的消逝。 此刻,天地昏暗,暴雨倾盆。 悲哀绝望的情绪,即便是隔着屏幕,观众们都感受的一清二楚。 “这场雨,来得好是时候啊。” “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哀伤,这是老秦人的哀伤吗?”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而如今,他们为之捐躯赴死的大秦,已经没了,无数老秦人,又该何去何从?” “看到政哥这个模样,真的好心痛啊,一代帝王,一生不输于人,却在死后,输了天下。” 大雨滂沱,雷声隆隆。 风雨之中,始皇帝闭着双眼,身体颤抖着。 易泽微眯着眼睛,看着此刻悲痛绝望的始皇帝,心中有万般安慰之语,但话到嘴边,都化作叹息。 如何安慰?怎么安慰? 一手创建的大秦帝国分崩离析,最心爱的儿子被迫自杀,这接连的打击,无异于晴天霹雳。 雨水落下,模糊了所有人的双眼。 始皇帝刚毅的面庞之上,满是水迹。 却不知这是哀痛之泪,还是无情天雨。 而就在此时,自百万秦军之中,却传来一声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有一小部分在唱,到后面,传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每一个秦军将士,都自发地传唱起这一首《无衣》。 声音苍茫而又古老,带着奇特的韵律,在风雨之中流传。 “唱的什么啊?为什么我一句也听不懂?” “这,这好像是古秦腔?我就说为什么节目中的帝王都说普通话,原来是经过特殊设计的!” “易泽也太用心了吧,这是哪里复原的古汉语啊?”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是内心中悲伤的情绪突然淡了下来,感觉很受鼓舞!” 大秦锐士们逐渐激昂起来的音调,同狂暴的风雨声杂糅在一起,演绎出别样的美感。 这慷慨激昂的声音,让电视机前的观众不解,因为这种语言,太过于古老。 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我们的语言最终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但在曾经,历史上的语言,却并非现在的模样。 易泽特地撤去了系统的一点功能,让这两千多年以前的大秦古语,再一次响彻在世界上空。 语言虽然让人不解,但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是共通的。 就好比,我们听不懂毛熊唱的《guo ji ge 》(防封),但是那里面蕴含的情感,却能够丝毫不差的传入我们的脑海。 这是音乐的力量,也是情感的力量。 此刻,一首《无衣》,气势雄壮磅礴,将老秦人的昂扬情绪,再一次调动起来。 大秦灭亡又如何? 老秦人,是不死的! 秦始皇睁开了双眼,眼望着无数双热切地双眼,耳边是愈发宏大磅礴的传唱之声,他心中,火焰再一次燃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他没有犹豫,随着众军,一齐高声和唱着。 易泽,同样也不例外。 他也听不懂这充满古调的古语,但是仅仅是学习其中的轻重缓急,学习其中的起承转合,却是很快就通。 只是,这古语的《无衣》他可不会,因此,易泽唱出来的,是流传于后世的《无衣》。 这一回,观众们终于明白了,在场所有秦军们传唱的是什么了。 “我的天,这是《诗经》中的《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熟悉的字句,但是用这种奇怪的腔调唱出来,却是分外的动听。” “易泽也太强了吧,这么快就会唱了?他要是不说,谁能够听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