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新官学不是人人都喜欢的。 尽管李二的安抚之下,当日两波人马于承天门外对骂扭打的情形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却依然有不少人抵触。 这其中又以号称清流的御史台为最。 而御史台那帮人,本就是靠喷人吃饭的,没事还要找事喷一喷呢,而今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可不得往死里喷? 长孙皇后莞尔:“弹劾就弹劾吧,顶了天就几个普通御史,御史大夫,御史中丞,应该都不至于,毕竟他们还要送家中子弟上骊山学宫。” 安抚可不是靠嘴。 安抚也是要有诚意的,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好处的。 当日李二召见承天门外对骂扭打的两拨人,对那些顽固派的说辞之一便是,若不想家中子弟入骊山学宫,只管继续反对。 当时就差不多都安静了。 毕竟他们又不傻,要没好处,谁乐意闹,反过来,若要蒙受难以承受的损失,又何苦来哉? 也因此,是弹劾也好,是抵制也罢,在汹涌的大势面前,都不过是渺小的水花,根本不足为惧。 紧跟着长孙皇后又调侃道:“倒是你,真不打算出去看看,就在宫里守着娘?” “那是自然。” 长乐答得很干脆。 出去,她自然是想的。 尤其看到陈远来长安的时候,她就很期待那种不期而遇的邂逅。 可她也想得很清楚了,那就是不能去,再想也不能去。 因为母亲分娩在即,她得好好陪着。 事实也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时间来到夜里九点多,此时一轮明月当空,宴会现场气氛正浓,立政殿这边也一片欢欣。 忽然长孙皇后一喜:“好像要来了。” “什么?”李承乾等人怔了怔,等明白过来,瞬间大喜。 “太医太医,快传太医。” “慢点,娘您慢点,女儿扶您回房。” “……” 宴会现场,消息传来,李二霍然起身:“真的?” “回陛下,千真万确,皇后娘娘亲口说的,断然不会有假。” 这事听起来很玄幻,可实际上,有过分娩经验的女人都清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