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看自家老爷那情形,怕是又已陷入无尽的自责和懊恼中了。 老仆轻轻叹了口气。 到底要怎么做就交给老爷自己决断吧,无论他做什么决定,自己一路跟随就是了。 …… 郑县令此刻的思绪的确已经飞离出去,重回到十三年前了。 那时他还是意气风发的进士,哪怕自己的年龄与同科的探花郎比着实尴尬,但在白发同年的陪衬下,也不是那么显眼。 只是这份来自年龄的劣势在他等待选官的日子,终于爆发出来。 眼睁睁的看着同年们一个个被认定为年轻有为,再兴高采烈的赴任,他的前程却杳无音信。 这世上多的是捧高踩低的人,在他最郁郁的那些日子,不仅没人伸出援手,甚至盘缠用尽,险些被车马店的老板给赶出门去。 幸亏偶遇同科的探花郎沈央。 与自己的落魄形成鲜明的对比,出身高门的沈央不仅早已入了翰林,并且还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可是这位皎皎君子得知他的窘境之后,不仅没有嫌弃,还为他的职位奔走上下打点,最后得以顺利的入职户部。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但好歹也是正七品的京官,郑县令当时感激涕零,一心要将沈央奉为毕生知己。 他的一颗真心也同样被沈央珍之重之,哪怕沈央贵为奉旨出京办案的钦差,也一路与他书信往来密切。 可以说当年的粮草旧案,除了沈央便没有比他更了解内幕的人了。 从沈央离京时的忐忑到他查案着手的方向,郑县令全都了如指掌。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了一本沈央寄给他的账册。 自此以后,他的知己沈央便再杳无音信。 郑县令无比清楚,这就是一场阴谋! 当时与那本账册一并寄到他手里的,还有沈央托付妻女的亲笔书信。 只可惜他的动作到底迟了一步,等他寻上沈家门去,身怀六甲的沈阳夫人早携了幼女出门去了。 最后接收到的便是他们一家四口在嘉裕江上遇难身亡的噩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