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老师们的担忧(2.5k求支持)-《我的植物黑科技》


    第(2/3)页

    白书龙只好点点头,杨舟即将经历的事,他都没经历过,给不了杨舟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帮不上杨舟。

    “这几天杨舟天天待在大棚基地那边,应该是把所有希望都放在种子发芽上了。”白书龙说道。

    廖明初摇摇头,杨舟的实验他全程看了,甚至有些地方还亲自参与。

    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原来的cas9细菌改造的基因编辑器,改造水稻种子。

    这种实验,换个人一样可以做,反正在他看来,失败的概率极大。

    cas9技术2012年左右就诞生了,为什么过去了八、九年,市面上还是没有多少基因编辑的产品。

    就是因为技术不稳定,很难成功。

    就算成功,对基因的修改也非常小。

    国内有几位教授发表过运用相关技术的论文,其实都是小成果。

    而改造水稻这样的主粮,让水稻增产,甚至口感更好。

    有点天方夜谭的感觉。

    廖明初全力支持杨舟,完全是因为杨舟得了绝症,并且确实拿出了一些成果,至少改造的变异萝卜,目前很有市场。

    就连学校都和中粮一起合办公司,让清北大学又多了一家校企。

    基因代码理论能在这次全球学术会议上得到承认最好,就算没有得到承认,学校也会继续宣传杨舟开创了这门学科。

    变异胡萝卜就是证据。

    有本事其他人,也弄个变异胡萝卜出来?

    两人又讨论许久,讨论的内容基本都是论坛如果失控,应该怎么救场。

    学术问题甩锅比较容易,反正历史上学术争议事件一大堆,论坛搞砸了,只能说历史上即将再多一件学术争议事件。

    杨舟可没有放弃,随着他对水稻基因的研究,非常肯定自己已经掌握基因代码的内在关联。

    其实如果其他人也能够完整清晰地观察植物所有基因,并且屏蔽基因能够马上得到结果,他们也能总结出规律。

    这个世界,神秘空间只有一个,所以这项技术,也只有杨舟才掌握。

    靠着这项技术,杨舟挑选出的特殊基因,全部是水稻可屏蔽的基因。

    换句话说,1万株实验样品,99%都会发芽。

    这样的成功率,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