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个士卒见到李阳到来,纷纷撤回手中的长枪一抱拳道:“侯爷!” 李阳一笑道:“他只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前面的叛军才是你们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机会,赶紧追吧!” 几个官军的士兵,虽然不是李阳的手下,但是,人家可是一郡的侯爷,所以也不敢顶撞,都纷纷向着叛军离去的方向追了上去! 李阳看着眼前二十岁左右的杜幾,对着杜幾一笑道:“临危不惧,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处变不惊,始终保持这一份清醒的理智,不简单!” 杜幾听到了李阳的连连称赞,对着李阳一抱拳道:“侯爷过誉了,在下京兆杜陵杜幾,杜伯侯,敢问侯爷如何称呼?” 其实,杜幾也不知道李阳是谁,只是听到官军士卒叫他侯爷,自己也就如此称呼起了李阳! 看是李阳却是被杜幾小小的惊了一下,对于杜幾,李阳还是熟悉不过的,孝子,年轻有为,执政有方,不畏强权,一世清明,种种的事迹都出现在了这样一个人的身上。 而李阳却是记得,杜畿在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常为天下最”。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太守。曹丕继任魏王后,给杜畿赐爵关内侯,又拜为尚书。曹丕称帝后,杜畿进封为丰乐亭侯,邑百户,任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曹丕出征时,杜畿常留守京师,算是曹魏的重臣了。有一年,曹丕命令杜畿监造御楼船。 造成之后,杜畿亲自到陶河试船,不幸遇到风暴,溺水而亡,时年六十二岁。曹丕非常悲伤,在诏书中写道:“昔冥勤其官而水死,稷勤百谷而山死……”称赞杜畿和古代的名臣冥、稷一样光荣殉职。追赠为太仆,谥为戴侯。 而李阳却是明白,能够在这四处战乱不断,天下狼烟四起的东汉末年,能够活到如此年龄的人,没有一个是庸才! 想到这里,以李阳的爱才之心,战马可能会放过杜幾? 李阳微笑着一抱拳道:“原来是孝感动天的杜伯侯!在下雁门侯,李阳,字鹏举!” 随着李阳自报家门,杜幾也略微吃惊的望向了李阳道:“原来是李侯爷,恕在下眼拙,还望侯爷恕罪!” 李阳也跳下了战马,来到了杜幾的身旁,看着披麻戴孝的杜幾道:“伯侯怎么会沦落到金城?这是准备去哪里?” 杜幾也没有隐瞒,将之前发生的种种,对着李阳讲述了一遍。 李阳听完后心道:“难道我的人品爆发了?这样的名士也会投靠于我?” 想到这里,李阳道:“伯侯,既如此,不如随我一同前去雁门可好?以伯侯的才华,将来必定会大放光彩!” 杜幾摇头苦笑道:“侯爷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如今家母故去,在下需先将家母的灵柩送回杜陵安葬,其余的以后再说吧!” 李阳也知道,像杜幾这样的大才,那是可遇不可求,但人家是至孝之人,若是连这个都 不能满足人家,恐怕想要得到杜幾的心,那是不可能的了! 想到这,李阳对着杜幾道:“伯侯,这到处兵荒马乱的,你一个人也不安全,这样吧!我拍一队人马,护送你回杜陵,将令堂安葬,等办完令堂的丧事,若是愿意来雁门,就让将士们护送伯侯,要是不愿来,最起码我也知道伯侯已经安全到家!” 说到这里,李阳拿出两块马蹄金交到了杜幾的手里道:“些许钱财,伯侯先拿着好好将令堂风光大葬,我还要追击叛军,就让手下的人陪伯侯会杜陵了!” 说完后,李阳对着裴元绍和周仓道:“裴元绍,周仓听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