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活明白了的大舅哥-《昨日之门》
第(2/3)页
“哥,我俩今天是来还钱的。”
赵晓东说:“还什么钱啊?你大哥我暂时也用不着,你们有急用就先用着呗。”
赵晓萌笑着说:“哥,我俩也不缺钱了。”她看了眼余杉,随即将余杉编的瞎话娓娓道来,听得赵晓东一愣一愣的。
“二百六十万?什么画儿那么值钱?”
余杉说:“何家宁的《暮春》。”
“我查查。”赵晓东是个行动派,抓过手机开始上网查,查完了啧啧有声:“当代画儿也这么值钱啊……诶?我之前说什么来着?人呐,三穷三富活到老,一辈子总得有走背字的时候。余杉你前几年就是走背字,现在好了,时来运转啊。对了,你那案子我给你问了,经侦上一个朋友说,鲁海鹏已经落网了。这几天就会押送回来。”
赵晓萌既愤怒又兴奋:“抓住了?该!死骗子,让你骗我们家!”
赵晓东低沉着声音又说:“抓是抓住了,案子还得审,鲁海鹏的事儿不止你们一桩。他之前搞民间信贷,加上欠银行的能有一千四百多万。应该能追回来一部分,但这笔钱肯定得先可着银行,还能剩下多少不好说,最后能返还给你们多少也不好说。”
听了这话,赵晓萌沮丧起来。反倒是余杉看得很开,他知道赵晓东说的没错,他本身也没指望这笔钱能追回来。
“就当吃一堑长一智吧,余杉,你以后再做生意可得看好人。生意这东西,能不合伙尽量别合伙。你大哥我之前就跟人合伙开了个饭店,结果钱没赚多少,朋友还闹掰了。”
余杉说:“是,以后肯定不会了。我也想明白了,我这人不是做生意的料,下一步我还是在擅长的领域找机会吧。”
聊了能有一个钟头,瞧着赵晓东感冒难受的紧,两口子起身告辞。这时候赵晓东才发现茶几上摆着十一万,而不是十万。赵晓东炸了,沉着脸死活把多出来的一万塞了回去。两口子无奈,只得提出找个时间好好招待赵晓东一家。
从大舅哥家里出来,余杉心里暖暖的。万千感慨最后只化作一句话:“大哥真有大哥样儿。”
赵晓萌心有戚戚焉的说:“那是。”
大舅哥赵晓东年近不惑,阅历丰富,办事爽利,威信十足。赵晓萌这边儿的亲戚,不论是老一辈还是少一辈,说起赵晓东来就没有不服的。每一次见到赵晓东,余杉总会心服口服。大舅哥能把人做到这个份儿上,这辈子绝对算是活明白了。
余杉想着,等他到了大舅哥这个年纪,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得这么明白。
出了碧园小区,一瞧时间才九点多,赵晓萌问接下来去哪儿。瞧着媳妇那期待的小眼神,余杉哪儿还不明白媳妇的小心思。当即大手一挥,说:“走,去买车!”
新时代里,汽车成了新三大件之一。七十年代讲究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三转,一响是收音机;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三大件变成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最好还有一辆摩托;到了新世纪,三大件又变成了房子、车子、票子。
时代的变迁,让原本的奢侈品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了货真价实的代步工具。两口子坐上出租车,一路往东走,过了家门口又往东开了几公里,到了汽车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