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表面上看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但那只是次要的多数,实则惹怒了重要的少数,结局未必乐观。Ω笔 趣Ω阁Ww『W.ΩbiqUwU.Cc 《致命Id》注定无法过审,无缘内地影院,这一点麦小余已经从刘晓丽的电话里得知。 在戛纳旅游的那对夫妻,不是他找来的水军,那篇文章也并非出自他的授意,完全属于自行为。 造成的后果嘛,麦小余不在乎,更不会去埋怨那对夫妻。 与其费尽心思将《致命Id》剪得支离破碎,去讨好国内的“老爷”们,不如集中精力剪现成的羊毛。 这次戛纳设套,入圈的羊羔数量出他的想象。 总共有七家国外中小行公司主动联系他,有意代理《致命Id》的海外行权。 只是这些羊羔非常不可爱,态度方面还凑合,但是加码低的令人指! 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放在电影行业同样成立。 如今华语片主流输出的是画面优美、场面宏大的古装武侠片,以及程龙为代表的时装动作片。 虽然华夏也有小成本文艺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但是商人逐利,行商只看重该片的行,是否能为自己创造利润! 根据代理行地区的不同,行商们开出买断行的条件,价格主要集中在1o万-3o万美元之间。 这是大部分华语片海外行的惯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低价走量,最终实现回本或者盈利。 以《致命Id》为例,如果麦小余同意他们的价格,收回三百万投资成本不成问题,还能略有小赚。而且电影走向世界,回国后还能大肆吹|逼,晹小星如果不要脸的话,也可以冠以“与国际接轨”的导演头衔。 然而,骗子的便宜不好占。 麦小余来戛纳做局,不惜亲自上阵,没想当“国际雷锋”让海外行商吸血,而是要剪海外行商的羊毛! “分账!” “不可能!” “那就保底分账!” “更不可能!” 这七家海外行商的底线,和之前的鹰钩鼻一样。只愿意买断行,不接受麦小余要求的票房分账模式。 不过,他们的态度较为和蔼,还列举出一大堆客官理由。 《致命Id》不是功夫片,无法带动外国观众对华夏功夫的神秘感;其次没有大牌明星阵容,海外华人及留学生是否买账不好说。 而这两批人恰恰是华语片海外票房的强力保障,《致命Id》全都不具备,他们代理行风险很大。 况且,小成本华语片的海外行方式,几乎都是这种模式。这是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应该打破,破坏华语电影与国际接轨的和谐环境。 理由很是高大上,但是麦小余不买账。他从不会墨守成规,华语电影和国际接轨是否和谐又关他屁事! “利益”二字,在华夏还会因为上千年的固有文化表现的不那么直接,但是在欧美西方国家,从来都是赤果果的有奶便是娘。 所以他从不吝惜给老外甩脸子。 当初鹰钩鼻如此,现在的七家行商同样如此! “我们萌人是小公司,我这人也比较傻,不懂什么大道理,只知道认傻理。除了分账或者保底分账,其他方式都不接受。” 行商不开心了。 以往他们和华夏制片方在谈判桌上,几乎都处于强势地位。很多华夏制片商为了寻求海外行,展现出华夏传统的包容、忍让美德。即使知道被坑,往往也会在利益分配方面选择退步。 像麦小余这种滚刀肉,他们还是头一次遇到。 你这么说,还想不想愉快的玩耍了? 我们不代理行你们的片子最多少赚点钱,可你要再这么不通情理,可能连一美分的投资都赚不回来! “呵呵,谢谢你们关心。不过呢,前几天福克斯方面有人联系过我,他们对影片感兴趣,有意代理行,我这不正在等他们的消息呢?” 一听这话,旁听的叶楚就知道麦小余在撒谎。 前几天是有行商联系过麦小余,但不是福克斯,而是个鹰钩鼻。开价2o万欧元,买断欧洲行权,福克斯压根没联系过他。 但是叶楚不打算说破,看着麦小余言之凿凿的忽悠这些国外电影行商,他有种难以言状的快|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