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再加上大唐这些年战争不断,师老兵疲,国库空虚,就算再来一次东征,高句丽也可以凭借坚城阻敌于辽水之上。 想到这里,高句丽使者恐惧尽去,挺直了腰板答道:“陛下此言差矣,当年隋炀帝兴不义之师东征被我高句丽所败,筑下无数京观就是为了警示他人,岂能因陛下一言便就拆除。” “大胆狂徒!” “无耻之尤,陛下,请准臣将这逆贼斩首示众。” 高句丽使者的回答让殿上众臣勃然变色,脾气暴的几个已经站起来,准备动手了。 李世民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黑着脸道:“既然如此,尔可以收拾行装回国了。哦对,回去别忘了告诉高建武一声,就说让他做好准备,朕不日便会派兵去高句丽迎那百万英魂归乡。” 又要打仗? 大唐皇帝疯了吧? 宴会上的各国使节愕然看向李世民,高句丽使者虽然有着同样的惊讶,但有应付三次前隋东征的经验打底,并不显得如何惊慌:“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您这是在对高句丽宣战么?” “如果高句丽不将前朝将士遗骨归还,尔等可以将朕的话视为宣战。” 打仗,李世民并不怕,自从登基称帝之后,他已经很多年没有上过战场了,颇为怀念。 除此之外,李世民之所以如此咄咄逼人,倒也并非是真的想要打仗,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也并非是他临时起意。 总体来说,这件事自从北伐结束的那天便已经被提上日程,满朝文武,就连魏黑子都觉得携北伐大胜之威,向高句丽索要前朝将士遗骨的最佳时机。 错过这次,下次再想向高句丽索要那些将士的遗骨,怕是难上加难,说不定还真需要用武力强行索取。 所以,别看大殿上不乏反对穷兵黩武的大唐官员,却没有任何一人谏言李世民不要轻启战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