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再回麻亭-《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第(2/3)页

    长孙冲听懂了他的意思,探头过来:“三郎,你的意思是一个月就能建成座炼钢坊,而且还能出钢?哎,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钢坊一年能出多少钢?”

    李恪暗自算算,含糊着道:“保守估计一年一百万斤吧。”

    “一百万斤?”长孙冲表现的比他老子还不如,像是被烫到屁股的猴子,猛的窜了起来:“三郎,你的意思是,你一家炼钢坊就能顶我长孙家所有钢坊加在一起十年的产量?”

    “是啊,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放开了折腾,一天顶一年也不是不可能。”与长孙无忌比,李恪在长孙冲的面前少了许多顾忌,直接把底限说了出来。

    只是,他说的这个数据在长孙冲看来太过离谱,一天顶一年,长孙家一年的钢产量能达到八万斤左右,那岂不是说李恪的炼钢坊一天就能产钢近十万斤。

    扯蛋呢!

    吹牛也要有个限度不是。

    “切!”长孙冲撇撇嘴:“三郎,你该不会当我是傻子吧?”

    “你爱信不信,不过开始的时候的确需要调整一些东西,第一个月产量肯定不会很高,等那些炼钢的匠人能够熟练的掌握好配比,日产钢十万斤并不是什么难事。”

    看着信誓旦旦的李恪,长孙冲有点犹豫:“你说的是真的?真没骗我?”

    “骗你有意思么,这样,你要是想要确定这件事的真伪,那就去你家钢坊带上几个熟练的匠人跟我去邠州住上一个月,一个月后我让你看看什么叫奇迹。”

    “行,就这么说定了!”李恪的建议正好合了长孙冲的意,当场拍板定下出发的日期便匆匆告辞回去安排人手。

    李恪也借机写告假的折子,毕竟是亲王离京,就算邠州离的近,那也要按规矩来。

    长话短说,三日之后,李恪带队离开长安,百余人的王府护卫,四五十名隶属于长孙家的匠人用了两日时间来到麻亭县境内。

    与李恪当初离开的时候相比,现在的麻亭县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是劳作的百姓,一辆辆运送土方的牛、马车辆在路上来回穿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