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大唐:贞观第一败家子》


    第(2/3)页

    说白了就是谁也不想担责任呗,又或者用招聘的方式来招募基层吏员会冲击到各大家族的利益,所以必须找个人出来顶雷。

    没问题,这个雷老子就顶了又能如何,反正在大唐自己得罪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多这么一件。

    经历过王仲卿安排的劫持事件,李恪对这个世界的规矩又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得罪人不怕,弄死人也不怕,只要在规则的范围内折腾,就算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都没有问题。

    “既然赵公如此说,那此事蜀王府接了,明日我就安排人去办理此事。”

    李恪的慷慨让长孙无忌微微有些愣神,他没想到这锅会甩的如此容易,之前准备的无数说词全都成了无用功。

    难道是这小子没听懂自己的意思?

    长孙无忌沉默片刻,还是决得问清楚比较好:“这个,不知三郎打算如何处置此事呢?哦,老夫只是想帮三郎参谋一下,三郎若是不想说也无妨。”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李恪大咧咧的一摆手:“这事儿其实处理起来很简单,那就是采用合同制,并且招募来的吏员有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能者上庸者下。另外,招募来的吏员最多只能签三年契约,三年之后视其能力确定去留。”

    大唐的吏员大部分都是终身子,有些地方甚至是‘世袭’,也就家族世世代代都做这个职业。

    比如仵作、比如衙役、比如牢头、比如书吏。

    这些人不管能力如何,从入职到离职从来都不会换人,在其离职以后还会有他的儿子来顶替他的岗位,标准的铁饭碗。

    而李恪的决定等于是打破了这个铁饭碗,除在册官员以外,所有吏员全部采用合同制,从某些方面来说这是好事,等于是给了其他人上进的机会。

    同样,对于那些在原岗位上干了数十年,甚至祖祖辈辈都在做这个行业的人来说,则显的有些过于激进。

    长孙无忌被李恪的解释惊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