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郎,这件事你必须给我一个明确的交待,否则我就算回去了,也没办法跟家里解释,再说你前段时间才刚刚整了王家一次,连他们家的嫡子都被你给弄进大牢里去了,我卢家在这个时候跟你合作,你觉得这可能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我整王家是因为他们不识时务,与你卢家合作,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李恪坐直身体,正色说道:“老卢啊,世家其实应该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如果你理解不了,我给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贯钱的五成多还是十贯钱的一成多?” 卢承庆若有所悟的看着李恪:“自然是十贯钱的一成多,但这跟合作有什么关系。” “格局,格局很重要。” 李恪伸出一根手指:“就拿我刚刚买下来的印书坊来说吧,或许给润笔费在眼下看来有点吃亏,可是换个方向想想,我的印书坊很可能会因此拥有印不完的书,因为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有许多的作者拿着他们的作品来我这里印刷。” 卢承庆知道李恪并没有夸大其词。 孔颖达的阳版《论语拾遗》如今已经传的尽人皆知,颜师古的《汉书注》听说印的也是阳版,估计三、五日后也会完成。 至于说颜家那位老神仙要印书的事情,卢承庆也隐约听说了一些。 非但如此,卢承庆甚至还知道,近些日子有许多人也动了出书的念头,不为了那几百贯的稿费(润笔费),主要是因为李恪的印书坊印的全部都是阳版书。 机会难得啊,如果自己现在不答应,万一回头出现变故了怎么办,一步差步步差,卢承庆可不想把这到手的机会送给其它几家。 “好,我答应了,不过我要求技术共享。” 李恪微微一笑,知道卢承庆说的技术共享是什么意思,索性直接说道:“这个没问题,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其中的窍门,印制阳版书并没有什么太高深的学问,说白了就四个字‘活字印刷’。” 活字印刷? 这么简单? 卢承庆看着李恪将两人的私印放在手里来回的摆弄,以他的悟性自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关窍,苦笑说道:“怪不得世人都说你李三郎是败家子,这种技巧不管放在谁家里都会秘而不宣,偏偏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什么都不用说。”李恪摆了摆手,无所谓的说道:“我之前已经说过,格局和眼光很重要,与教化万民惠及天下读书人相比,区区印刷之术处算得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