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郭新方曾听江寒说过“痛”字的解释,甬就是道,道有病,就是痛,道不通就痛了。 这么一想,郭新方觉得懂了: “队长,我有明白了,小辰明的疼痛,准确地说,叫做疼!冬字上边有个病字头!夏为阳,冬为阴,由寒滞引起的就是疼,而不是痛!” 众人一听,有道理! 特别是邹康等四个实习生,都鼓起掌来。 江寒给大家讲过“痛”字,郭新方能从痛字延伸到“疼”字,水平就是比大家高啊。 郭新方顿时高兴起来,看到江寒不置可否,马上心里发虚: 难道,我又说错了? 江寒说道:“有的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有的则不行,不能生搬硬套。” 邹寒几个人立马停了,刚才,鼓错掌了? “疼,指的是在冬天容易发作而已,并不一定就是寒症。” “我们古人向来就讲究阴阳,想事情、做事情都要符合阴阳之道。从汉语发音来讲,有升有降,古人总结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二三四声。疼是二声,声调属阳,痛是四声,降调属阴!” “阳性的疼,病人一般用平声来表达,这就是疼,它是持续时间短的、浅表的、急性发作的、有烧灼感的、开放发散的、尖锐刺激的疼。” “与之相反,阴性的痛,就用仄声表达,阴性的痛一般是慢性的、长久持续的、深入的、冷凝的、憋胀的、顿挫的疼痛!” “阳升,阴降,可以体现到人的发声之上。一个人如果平时喜欢用升调,必然是热情奔放。比如有些人的口头禅是说:好,好,好!一个人如果说话喜欢用降调,一般是冷冰冰甚至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比如,很多人说:不!还有人说:去!不是性格如此,就是此时有寒症。” 大家一想,果然是这么回事! 不!去!都是降调! 就是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我去,还有这种说法! 听音辨病! 自己所学习和掌握的是:听患者声音是洪亮还是沙哑、是有力还是无力。 江寒不仅听这些,还能从音调平仄中识病! 大佬,江寒才是真大佬! “中医的理念、理论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从人平时的一举一动,都可以判断出来。因此,我们才有了望、闻、问、切。特别是闻,什么叫浇树浇根、听话听音?弦外之音是什么?我们必须全面考虑,搜罗万象,从中找出隐藏的主线出来。” 江寒说到这里,对邹康说道:“刚才我问小辰明,这里疼不疼?他是怎么回答的?” 邹康一下子愣了,这,该说,还是不该说? 他清楚地记得,小辰明连喊了三次“疼”,而不是“痛”! 这要是说出来,正好与江寒所讲的理论相反! 这不是直接打江寒的脸吗? 第(3/3)页